乡村教师王鸿:扎根基层29年 只为让学生看到更大的世界

2019年09月11日 13:54:48 | 作者:耿润方 沈灿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4569195a90c42579a4ccb2a1e629313 19859701 2019-09-11 13:54:48 /a/20190911/84569195a90c42579a4ccb2a1e629313.shtml

  “从2012年至今,无锡、南京、杭州、深圳等地名校纷纷抛来橄榄枝,30万、50万、70万的年薪,都被我放弃了。我深爱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因为我见证着她的发展变迁,她也见证着我的喜怒哀乐,为她付出是心甘情愿。”刚刚在徐州睢宁第二届教育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县唯一的“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李集小学教师王鸿如是对记者说道。

  提到乡村教师这个职业,很多人脑子里首先闪过的可能就是落后的教育条件、乏味单调的工作环境,但在王鸿眼中,这却是他的不可多得的“宝藏”。1990年参加工作时,他还只是一位临时代课教师,每月60元,每天要到离家十余里的柳圩小学去上课,晨曦时离家,伴着月亮归。     

  诲人不倦,坚守教学第一线

  由于没在教育院校里进行系统的学习,底子薄,根基浅,王鸿便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同事请教。1993年,他终于通过自学考试学完小学教育专科和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全部课程。夜深时王鸿经常会自问:这学期有没有比上学期收获更多?今年有没有比去年更大的提升?就这样,他从一名临时代课教师成长为县“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 市“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中,王鸿始终坚持尊重儿童、遵循规律,追求“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践行“用素养教书”。课堂上,为学生搭起丰富的活动舞台,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努力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把课文编成小品、短剧,让学生边演,边学;把课文变成一幅幅画面……课后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各种实践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

  几年前,王鸿突然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腰,更不能走路,每天要由七旬的老父亲背着到医院接受理疗,回来躺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人帮忙。然而就在理疗十几天后,面对每天来看望学生,他躺不住了,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坚持戴着腰夹板重回了课堂。每天上完课回家,他只能趴在床上备课批改作业、收集整理资料,直到深夜。

  甘为人梯,教书育人谱新篇

  作为一名教师,王鸿深知手中的教鞭虽轻,但肩上责任重大,应甘为人梯,摒弃浮躁,潜心教学和科研。由他主持或参与的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达十余项,经验论文省级发表、获奖百余篇,辅导学生习作发表、获奖100多篇。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王鸿告诉记者,近年来,利用“江苏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及“徐州市王鸿名师工作室”,他指导培养的全县20多所学校近百名青年教师都已成为各校教学骨干,有的成为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培育站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培育站”。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他给自己定下了“五自”行动计划:自定目标、自找压力、自觉奋进、自我塑造、自主发展。

  29年来,王鸿扎根于边远的睢宁县李集镇,足迹遍布柳圩、庄河、西圩、李小四校,从未离开,也从未想过离开。用他的话来说,虽然自己放弃了这么多出去看看的机会,但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走出了这里,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自己也就满足了。未来,他还将一如既往扎根乡村,做教育科研的领头雁,引领更多人,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路上。

  (来源:江苏广电徐州中心站/耿润方 沈灿 编辑/韩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