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帮你Get 江苏高考作文和全国卷的不同!

2019年06月07日 18:00:20 | 作者:沈杨 孙昕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f5fdfc6c87242d4b193a4ac08f5faa9 18802466 2019-06-07 18:00:20 /a/20190607/1f5fdfc6c87242d4b193a4ac08f5faa9.shtml

  今年江苏作文题目依旧是材料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让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800字作文。

  对于这个题目,很多网友觉得“有些难”。

  不过高考考生觉得有话可说。在南京第一中学考点,一位考生觉得所谓“五味调和”,就是人生百态,要学会在五味的人生里历练和成长。“我觉得就是讲人生有很多状态,比如有咸或者是淡,这种状态都应该是很正常的,而且应该是被接受的,有了这种不同的状态,人生才是更美好的。”有的考生则认为,“五味调和”就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处事态度,就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对待一些新的东西和事物。

  在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通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薛海兵看来,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强调了如今社会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宽容和谐美美与共,既要有原则的坚持也要有包容的胸怀,而这在个人发展、人际交往和国际合作当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社会精神。“关注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现象,体悟人生哲理”。就题目本身而言,薛海兵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学创作当中体悟写志向的传统体现,而这也是平时学习当中学生接触、训练较多的一种写法,因而对于“托物言志、即事明理”,考生并不陌生。

  南京市宁海中学、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刘宏业认为,这次的题目启示考生,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的社会现实,个体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其中,智慧生存。综合分析,“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比照中外,智慧“拿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彰显个性,做到“百味纷呈”。

  从2017年的“车”到2018年的“语言”,再到今年的“和而不同”,江苏作文命题一直遵循重道固本、守正创新原则,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努力激活考生思辨。

  面对今年作文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曹勇军老师说,考生要注意八个字“五味调和,共存相生”。审题时要抓住第三句话“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就是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可以从正面、反面来写。“正面是我认同这个观点,有很多事物,也有人与人之间相处。我首先想到罗素曾说过‘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本源’。这方面例子还有很多,小到个人生活,大到今天的国际政治形势。同样,从反面就是不认同,比如有些人追求整齐划一。”

  从2021年起,江苏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对照今年全国Ⅱ卷的作文题,从1919年,1949年, 1979年, 2019年,到2049年,选择某一个时间段,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曹勇军老师认为,这个作文题目透露出一个信息,对语文的教学提出新要求。要锻炼学生项目制学习,从单纯的理解课文字词意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强调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项目制的学习方式,或者叫做任务群学习方式,它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曹勇军老师指出,今年全国卷就是设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1919年写一个演讲稿,或者写些什么。跟我们平时拍拍脑袋,看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这个作文题目可能代表了某种新的课程改革相匹配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同样,对于今后如何应对江苏卷向全国卷的转变,薛海兵老师也认为建议,学生功能性的阅读要加强,不能局限在文学性的阅读,要拓展阅读面。“过去江苏阅读或者写作都比较侧重于审美体验,而全国卷可以看出,对于思维品质的考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孙昕 编辑/韩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