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球的起源,科学界有不少假说。其中一项假说认为,45亿年前地球和其他天体发生的一次大碰撞,“撞”出了月球。4月5号,著名学术刊物《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刊登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为“大碰撞”假说提供了有力佐证。
目前有关月球起源的假说中,最主流的是“月球大碰撞”假说。该假说认为,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名叫“忒伊亚”的原始行星和地球发生了碰撞。忒伊亚被撞碎,一部分物质融入了地球,另一部分物质撞飞出去形成了月球。“大碰撞”假说的提出,源自于宇航员登月后,科学家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的研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过国际合作,对部分月球陨石样本做了细致的化学分析。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实验室副研究员王英博士表示:“地球上巨大部分样品的氯同位素都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但我们观测到的月球样品里面,氯同位素变化的范围非常大,而且是我们已知的太阳系内,所有物质中变化最大的一个。”
氯元素是一种挥发性元素,在高温过程中很容易挥发丢失,并伴随发生同位素分馏现象。通过检测,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在这些月球陨石样品中观察到了巨大的氯同位素分馏现象。
王英告诉记者:“这么大的氯同位素的分馏,只可能是在大撞击的高温过程当中,由于发生了蒸发而形成的。”王英表示,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就需要有跟月球大碰撞理论模型相似的物理过程。”
王英还介绍,除了月球“大碰撞”,太阳系形成初期虽然也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但这些撞击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导致大规模的氯同位素分馏,只有像月球“大碰撞”这种大规模的高温过程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张清 编辑/韩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