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有哪些康复需求?喘息服务是什么?南京大学生调研小组给出报告

2019年03月06日 17:52:09 | 作者:糜梦逸 通讯员/刘嘉欣 王丽君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410c9c0a4c3452a8e5dc3e5cc32cde2 17743165 2019-03-06 17:52:09 /a/20190306/8410c9c0a4c3452a8e5dc3e5cc32cde2.shtml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残疾人都有哪些康复需求,他们自身的康复需求是否得到真正的满足?为了得到答案,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调研小组聚焦于残疾人精准康复供需状况,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实地调研活动。小组对栖霞区3个街道15个社区22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深入调查,同时,还以焦点小组座谈会、参观残疾人之家、参观康复机构等形式多方面了解情况。

  超半数残疾人有多样性的康复需要

  “残疾人康复就是残疾人最大的福利。”被调查的残疾人他们内在的康复需求如何呢?调查显示,表示“强烈需要”康复服务的占23.9%,表示“一般需要”的占30.8%,表示“不太需要”的占36.8%,表示“不希望被打扰”和“拒绝”的分别占4.0%和4.5%,也就是说,有半数(54.7%)的残疾人明确有康复需要。

  另外,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不仅限于医疗康复。调研小组进一步了解被调查的残疾人所需要的康复服务的内容,发现顺序分别是:康复医疗救治(48.4%)、辅助器具配发(48.4%)、生活自理能力训练(30.2%)、功能恢复训练指导(27.7%)、简单劳动技能培训(22.6%)、托养(22.0%)、社会适应性训练(15.1%)和康复知识宣传(3.1%)。

  当问及调查对象“希望参加哪些公共活动”时,39.0%的残疾人“希望参加户外活动”,24.5%的人“希望参加残疾人技能培训”,13.6%的残疾人“希望参加残疾人艺术团”,有11.6%的人“希望参加职业康复”,此外还有诸如“残疾人心灵茶吧”、“公益慈善活动”、“知识讲座”等活动。

  残疾人服务供给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精准康复还存在以下不足:提供给各类残疾人的服务不均衡,表现为肢体残疾人获得的康复服务相对比较多,但精神类残疾人的服务相对薄弱;尽管已经建有大型的残疾人托养机构,但是日托机构还比较缺乏;康复知识宣传不到位;残疾人康复仍然以医疗康复为主,心理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服务还需拓展。

  对于多重残疾人,他们的残疾状况相对比较严重,因此有强烈的康复需求,希望能够借由康复服务改善自己的状况;而对于肢体残疾的残疾人,特别是早期中风导致残疾的情况,若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能够有很大改善的,而且他们对于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的配发需求也比较大。对于一些诸如视力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等情况,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不是康复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全面的居家助残服务和社会支持。

  尽管栖霞区在残疾人康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对残疾人的真实需求把握地不够,供需双方存在不平衡;整体而言,康复内容以医疗康复为主,心理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康复还跟不上需求。

  残疾人照料者的压力大,迫切需要“喘息服务”

  多数残疾人均表示时常感到压力,不仅希望在经济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而且渴望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不排斥,身体不便导致不能参与社会生活也使他们感到忧愁。同时,他们的照料者压力非常大,经调查发现,一户多残、弱弱结合的家庭占有一定比例,在这样的家庭中,照顾者需要照顾二到三名残疾人,而他们本身多是无业或者退休,生活质量堪忧。

  调研中一位唐氏综合征患者孩子的母亲表示,“自己一人照顾孩子,寸步不能离,感觉非常疲惫。因为儿子的病,他到现在都不认识爸爸妈妈和其他家里人。”为了接受基本的康复,这位妈妈经常要带着8岁的儿子坐很久的地铁和公交才能到一所算得上较好的康复机构给儿子做康复。而另一方面,托养机构的缺乏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她最大的愿望是就近有一个托养机构,让自己能休息一下。

  调研成员尹蓉婷表示:“在和被访谈者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残疾人的照顾者和监护者,如何减轻他们的压力、提供喘息服务也值得我们思考。”

  残联、街道、康复机构多方努力,共同发力

  居家康复是一种方式,家庭是残疾人照顾的重要一方,通过调研发现,许多残疾老人因残疾的状况没有找到伴侣而未婚或是子女因为工作等原因并未与其同住,更多照顾的责任反而落在子女外的其他亲属的身上。中年残疾人大多依赖于父母生活。一户多残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或是残疾老人照顾更多年老的残疾父母,或是残疾老人照顾残疾的儿女等。

  社区康复是残疾人康复的重要一环,这方面由残联主导,街道协同,依托街道“残疾人之家”和社区康复站,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区康复机构。同时,社区还采取一定的机制关注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尽管社区在对残疾人的针对性服务、社会融合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但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社区康复机构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康复技术力量不足;服务手段单一,理念滞后,供给模式有待创新;残疾人康复观念亟待改变,害怕他人的眼光,难以走出家门接受社区服务。

  机构康复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成立康复托养中心并且中心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来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已经实现。但是,尽管已经建有大型的残疾人托养机构,但是日托机构还比较缺乏,且位置比较偏远,对残疾人来说尤为不便。

  通过调研南京市栖霞区残疾人精准康复的现状,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许芸副教授表示,“残疾人一直都是社会上值得关注的重点弱势群体,在我看来,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重点。”另外,许芸副教授还表示,要建立“大康复”的理念,开展精准康复,加强和完善政府购买精准康复服务,运用强项视角,从精准康复走向社会融合对解决残疾人问题极其重要。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糜梦逸 通讯员/刘嘉欣 王丽君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