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年味儿!500壮汉舞起百米骆山大龙(视频)

2019年02月04日 12:49:25 | 作者:王华素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c57c26bb831895834bb9009 17408569 2019-02-04 12:49:25 /a/20190204/5c57c26bb831895834bb9009.shtml

  “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一直是南京溧水的一项传统民俗。2月2号,对于溧水骆山村的居民来说,又是个热闹的日子,被称为江南第一大龙的骆山大龙,在500多人的簇拥下重新焕发生机。

  戳下方完整视频     中午十二点半,溧水骆山村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伴随着唢呐锣鼓鞭炮声,一条巨大的白龙“游”了出来。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骆山村的进士在赶考途中救了一只小白龙,为了报恩,白龙从此护佑起了骆山村,村民也便有了新春舞龙的习俗。

  400年后,巨龙在村间小道摇头摆尾地舞动,村民和游客们也紧紧跟随,期待着沾沾龙气,来年能够顺遂平安。

  溧水民俗专家史弘玉介绍道,中国就是龙的故乡,龙就是中国的吉祥符号,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要舞龙。

  骆山大龙在2007年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巨大的白龙,对舞龙人的要求非常高,仅抬起200斤重的龙头就要18人。舞动一整条龙共需要200多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再加上举旗、敲锣的演员,足有500多人。

  每一年都要12节力气大的人才能舞起来,每一节的龙身上都有舞龙人的名字。舞龙人的队伍当中有白发的老人,还有“90”后的小伙子。一到了舞龙的日子,村里的年轻人们不管身处何方,都会回家参与到舞龙队伍中来。

  舞龙是几代人的传承。不过,舞龙只能是男人们舞,孩子们的妈妈就给跳云的孩子们设计专门的服装,手工缝制。

  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当年也曾经是舞龙人,现在也可以选择举旗、敲锣或者提灯、放炮。孩子们也没闲着,33名“跳云”表演者身着彩衣、脚穿老虎鞋、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摆出“满天星”等图阵。孩子们身上的衣服也是经过大人们精心设计。

  因为舞一次大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在几百年间,大龙舞动的频率并不高,甚至几十年才舞一回,只有一些老人还记得舞龙时的花样。不过,近些年人们对骆山大龙的保护意识渐渐提高,这一民俗才没有最终失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投入到骆山大龙的传承中。

  到了万家灯火的时分了,白天骆山大龙就在村子里走街串巷,给老百姓带来吉祥的寓意,到了晚上外出的游子也看到了家乡最熟悉的一幕最熟悉的年味儿。

  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宋先生说:“这才有家的感觉,打拼一年很辛苦,回到家就感到很温暖,年味十足。”

  真正的年味儿就在每个人的家乡,像这样的骆山大龙表演正月初五初八各有一场,当然,错过现场观龙的市民也无需等上几年,在溧水秦淮源头灯会上,还有同样壮观的骆山大龙灯组,整个灯组完全是按照骆山大龙的样式按比例制作而成,38米长的骆山大龙灯也占据了半条护城河。

  整个秦淮源头灯会也将持续到2月22号,并延展至3月31日,400年历史的永寿塔也在灯光的装点下重换新颜。欢迎电视机前的您,过年期间来溧水赏梅花摘草莓,看灯会体验当地最浓的年味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今晚18:20江苏城市频道播出的《零距离》栏目,有线电视南京地区27频道。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王华素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