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王羽佳和张昊辰这些活跃在全球一线的华人钢琴演奏家,都曾师从杰出的华人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孟捷教授。中国琴童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如何?如何才能进入顶级学院深造? 本周,刘孟捷大师来到南京开大师课,全方位指导南京琴童。
在顶级音乐学院 中国学生很受欢迎
教师专场讲座、家长专场讲座、琴童一对一私课……本周,南京小号角钢琴音乐学校的报告厅里聚集了一批热爱钢琴的南京琴童和家长老师。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以音乐学院中的“哈佛大学”著称,被誉为“天才摇篮”。刘孟捷教授是唯一的华人钢琴教师,2010年至今,经他培养的学生每年都有1-2名考入柯蒂斯学院(2010年1名、11年2名、13年2名、14年钢琴系全球没有招学生、15年1名),这些数据在柯蒂斯历史上十分罕见。2011年初,刘孟捷接任芝加哥独奏家乐集的音乐总监,成为史上第一位同时担任两所全球排名前四音乐学院的华裔教授。
中国琴童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如何?刘孟捷教授肯定了中国钢琴教育的进步,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钢琴教育充满信心。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为例,很多教授愿意教授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因为我们学校就只有20个钢琴学生,20个钢琴学生里面亚洲人比例非常高,中国学生的比例也非常高,所以,我们中国培养的人才其实跟其他国家相比已经是非常强了。”
不要制造“音乐神童”要让他发光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弹钢琴?刘孟捷表示,自己很少去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适合学习音乐,因为不清楚孩子的成长环境。音乐神童并不一定出身音乐世家,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钢琴启蒙只要孩子愿意就让他尝试,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一定急功近利地强塞给学生弹琴技巧,而应注重提升学生欣赏音乐的素质。不要照搬照抄一些名家的成才之路,也不要为孩子制造成名之路,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路线不一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力,寻找他们擅长的领域,让他们发光。
刘孟捷教授给南京琴童一对一指导
多年音乐教育生涯,刘孟捷发现中国孩子学钢琴很有天分,但文化修养是中国孩子在艺术发展中最大的短板。他建议,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营造接触音乐的环境:游学、音乐节、夏令营、参加全世界的演出,听不同钢琴家、教育家的声音,会让他们感受很深刻,有时候看似与获得音乐成长无关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更重要。“不一定说小孩一定要在国外深造,小孩能够多看,尤其是家长可以鼓励小孩更多地接触不一样类型的艺术类、文化类的东西,我觉得他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跟国外的孩子比起来一定不会输给他们。”刘孟捷说。
为了让南京琴童和家长现场感受世界一流音乐学院教学水准。此次南京之行,刘孟捷还带来他的学生,柯蒂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高材生——安天旭,开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今年四月,他在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举办的音乐人才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安天旭告诉记者,他是典型的中国琴童,勤奋坚持是他成功的法宝:“因为钢琴本身作为一个学科来说,你学的越深,了解的背景越多,知识越多,这种特性越多,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这种闪光点,这个乐器的迷人之处,但这个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我也挺庆幸自己一直在坚持,只有在坚持这么多以后才发现,确实有很多比较珍贵的这种记忆和精神财富。”
音乐艺术的繁荣 不单纯在于音乐家的多少
主办方南京小号角音乐学校校长王海燕表示,之所以将大师课分为教师专场、家长专场和孩子专场,是因为他们认为音乐艺术的繁荣,并不单纯在于音乐家的多少,而是需要一个体系的支撑。相比20年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和教师开始更加注重琴童的音乐素养,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求知若渴,他们将引入更多顶尖音乐教育资源,继续推进艺术教育国际化。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普及钢琴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时机。其中不仅是要培养会弹钢琴的人,也要重视钢琴教师队伍的成长,更要注重培养懂得欣赏钢琴音乐的听众。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杨惠 史斌燕 编辑/赵恩婕)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