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未来大工匠的炼成:中国“匠心” 恰同学少年

2018年05月02日 19:40:02 | 作者:张文灿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ae99005f3ca6264ac2936f4 14082839 2018-05-02 19:40:02 /a/20180502/5ae99005f3ca6264ac2936f4.shtml

  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代青年技能人才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今天的“未来大工匠”来着常州技师学院。这个男生击败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选手,获得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分。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他仅比赛奖金收入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白领。年轻一代的未来工匠,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技术工人的固有看法,也给“中国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7年10月19日,阿联酋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现场,19岁的宋彪一跃冲上了最高领奖台。赛前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还在常州技师学院就读的学生,最终摘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世界冠军;更没有人料到,接下来,还会有一个更大的惊喜。

  车床铣(音“洗”)床轰鸣,机械零件叮叮当当,时间在一次次敲打锻造中流逝。这也是宋彪在学校里最熟悉的节奏。初中毕业后,宋彪受到身为装配工人的父亲影响,选择到常州技师学院学习模具设计制造。各种冰冷枯燥的机械,从此成为了他的重要伙伴。

  在宋彪看来,当时觉得学一门技术照样可以让自己以后的路很好走,走向成才之路。

  宋彪学习的技术包括磨具设计、零件制造与装配。与大家熟悉的厘米毫米不同,技术工人经常会用到的计量单位是“丝”,一丝大约只有一根头发的六分之一。站上工作台,宋彪眼中的世界从此被精确到方寸之间。日积月累的操练下,他用手一摸,就能准确得知垫片的厚度。

  因为表现出色,2016年,宋彪通过省市的层层选拔,进入了国家集训队。直到此时,他才第一次了解了世界技能大赛——这项被称为技能界奥林匹克的世界赛事。他告诉记者,当时在学校的时候 觉得世界技能大赛离自己很遥远 进入学校集训队之后 也只想着我最多进国家集训队 从来没有想到能代表中国参赛。

  进入国家集训队后,宋彪几乎天天泡在学校培训基地里跟随老师训练。有时,一个部件就要做到深夜十一点多,宿管阿姨因此记住了这个回宿舍最晚的人。

  凭借天分和努力,2017年,宋彪从六名国家集训队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的最终角逐。在阿布扎比的决赛中,宋彪要在四天的时间里,独自制造完成一个脚踏动力水净化器。大赛主委会只提供了一个样机和装配图纸。

  宋彪的教练告诉记者:“它主要考核的是一个选手的综合能力 如果把十七八个技能放在一个人身上,那就很难了,而且时间很短。”

  四天比赛中,宋彪面对着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的强劲对手。零件制作、装配、焊接,都要选手自己完成。比赛过程中,宋彪面临着各种突发情况的挑战,净水器虽然按时制作完成,但在接受评委检验时,却发生了突发意外。

  在试机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严重的状况,踩了大概有十五分钟(机器)还是不出水,如果没出水意味着功能分12分全部要扣掉,我们非常着急,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我们就感觉到没有希望了,彻底没希望了。

  经过评委查看,宋彪的装配没有问题,而是主委会提供的一个部件发生错误。这场虚惊过后,宋彪的参赛作品经受住了考验。

  “最后又去踩了几分钟,水就流出来了,当时觉得自己做了四天的时间,做出来一个净水器,而且净化出来的水看起来很干净,所以我就去尝了尝。当时觉得水真的很甜 有自己的汗水。”

  凭借稳定发挥,这枚金牌没有旁落。在闭幕式颁奖典礼上,领完金牌的宋彪已经完全放松,准备去庆祝一番了。没想到,台上的大会主席再一次喊出了他的名字。

  阿尔伯特奖只颁给每年大赛中分数最高的一位选手。这意味着,宋彪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1000多名参赛选手中的最高分。此前,中国选手从没有获得过这项荣誉。接过阿尔伯特奖杯,这个中国青年发出了一声呐喊。

  宋彪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感受,“我看到了中国观众席在挥舞着国旗,觉得很兴奋,就向着中国观众席呐喊了一声,一千多名选手能让我拿到,是对我技能的一个认可,也是对中国技能的一个认可。” 

  卸下世界冠军的荣耀,如今的宋彪还是同学眼中的“彪哥”,只不过比以前更忙了。获奖后,宋彪受邀前往中南海,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总理当时的鼓励,他至今还记得。

  宋彪说,在工业机械装配项目上,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些落后。有些国产车就是因为装配要求达不到,在发动机上与进口车存在差别。这些,都将是他今后努力攻克的方向。

  他回忆起初中时候爸爸对他的教诲。“当时初中的时候,帮爸爸做一些东西,当时我说差不多到了,差不多行了,差不多达到要求了。我爸说 什么叫差不多达到要求了,要做就按照要求。有个数值出来。后来在训练中我教练也跟我这样说,做机械行不能说差不多,要么就是错,要么就是对。”  

  宋彪说,无论走多远,他一直会记得爸爸和教练的这些叮嘱,在中国匠人的字典中,没有“差不多”,只有潜心钻研与精益求精。如今,宋彪正在学习德语,学校将派他前往德国交流深造。学校将派他前往德国交流深造。技术不仅带给他生存技能,也改变了他的人生。采访的最后,宋彪告诉记者,他日学成归来,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工匠,要对得起自己在世界领奖台上的那声呐喊。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张文灿 编辑/蒋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