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代表委员们表示,减负要先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开始发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明确表示,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竞赛成绩和招生"之间的联系。近日,教育部接连出招:全面取消奥数等高考加分项目;中小学招生入学不得与"奥数"挂钩。这套组合拳,是否能平息奥数等课外培训热?没了奥数等竞赛成绩,孩子拿什么"拼"名校?对此,学校、培训机构、家长和专家又是怎么看的?
教育部门接连出招 给"课外培训热"降温
3月21号,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宣布全面取消奥数、体育特长生等高考加分项目。当天,教育部还印发公告,严禁组织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挂钩的"奥数"等活动。而最新发布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简章显示,奥赛等级、论文专利等也不再作为报考条件。联想到之前接连被叫停的一系列奥数杯赛,不少家长表示,治理奥数竞赛培训,终于要动真格了。
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周六周日还要忙奥数培训,大人也累,小孩也累。当然希望规定落实了,之后我就可以解放了。”也有学生家长表示:“奥数应该给那些数学有特长的孩子去学比较好,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方面的专长。”
招生季来临 "奥赛证书"还管用吗?
今年,江苏教育厅、南京教育局都再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得采用任何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选拔生源,不得参考各类竞赛、考试证书,严禁涉及"奥数内容"。招生季就要到了,奥赛证书还管用吗?
记者以家长身份探访了南京城区几所知名初中。这所位于南京中央路附近的初中校,目前还没有启动招生,以前负责收材料的学校门卫告知,家长可以把手上的材料先准备起来。“4-6年级的成长脚印,竞赛证书要二等奖以上的,都可以准备,另外还有三好生证书。”而另一所位于南京龙蟠里的初中校,记者得到的答复是具体招生要求还没出来,竞赛证书是否管用还不得而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南京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部分培训机构表示,虽然各种奥数杯赛被叫停,但是相关机构对学生奥数成绩的测评方式正在研究当中。
对此,一些家长坦诚,虽然主管部门说不看证书,但孩子面临升学,手上不握个几张竞赛证书,心里还是觉得没底。“别的孩子都在学,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南京初二学生也向记者坦言:“四年级的时候,学奥数班上大概有一半左右吧。到了五六年级学得人越来越多了,有大概百分之八十。家长们觉得拿着多一些证书,去报名好报一些吧。”
"培训热"降温 还需组合拳
据了解,早在2006年,江苏高考就取消了奥数加分,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四类高考加分项目在2015年也先后取消。专家表示,尽管奥数等竞赛成绩仅对高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有一定作用、涉及面很窄,但近年来"全民学奥数"的风潮却越刮越猛,究其原因,还是奥赛成绩成了"小升初"择名校的敲门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解释:“比如一个学校招100人,但却有5000人去报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考试,怎么来选拔学生?必然就要看这个学生培训竞赛的一个表现,你必须考虑义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
专家表示,只要有择校存在,就会出现择校的工具。因此,真正要实现减负,还需要从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和改革中高考制度着手。
熊丙奇告诉记者:“现在全国范围内有1.37亿人参加课外培训,有8000亿的课外培训市场。这种培训热是现在义务教育不均衡,以及中考高考制度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所表现出来的。我们必须抓住根源来进行解决。”
微评:"奥数"本无过 好"经"被念歪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50多年前诞生时,其初衷就是用于发现和鼓励极少数超常数学人才,因此,奥数的本质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然而,当它成为升学的选拔标准时,好"经"就被念歪了。奥数本身没有错,作为一项竞技赛事,并非人人都适合学。奥数不应该成为升学的工具,而应该像美术、音乐一样成为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黎明 编辑/梁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