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某市场,发现这里卖大米的经营户经常存在“缺斤少两”情况,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标注50斤一袋的大米少个一两斤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还有少的更严重的。记者发现,情况好一点的少个一两斤,严重的少个6斤到8斤,甚至10斤不等。
记者了解到,大米短斤少两已经成为了行业潜规则,如果谁家的大米不少秤,价格自然就会高,那么,生意就会很难做。因此,市场管理方也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陷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当中。
不仅如此,市场经营户还会根据客户的需要,任意定制大米的重量。那么,这些任意定制重量的大米卖到了哪里呢?
这位经营户回答:“学校食堂”。 这一家经营户的一批大米标注的重量为49斤,但实际只有40斤,少了整整9斤。中午时分,定制大米的一位妇女来拿货了,随即,这批大米被装上了车。
记者发现,这位妇女还选购了食用油,可能油的重量原本是充足的,为了克扣重量,该妇女还与一位驾驶员,用大型的针筒,将原本20公斤重的油从满满的桶里抽出,然后注入到一只同样的空油桶里,该行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油被平均后,这辆车驶向了南京市苜蓿园大街上的一家较大型饭店里。
记者发现,大米和食用油送达这里后,并没有人过秤,而是直接被送到了库房里。为此荔枝新闻记者找到了该饭店的厨师长。
记者:你知道多重吗?
厨师:知道。
记者:多重啊?
厨师:他不是老来的嘛。
记者:你们是怎么算的呢?
厨师:数袋子。
荔枝新闻记者多次提醒厨师,大米和油的重量可能存在问题,与包装上标注的重量并不一致,但是,这位厨师长却急着赶着记者出门:“不管你事,你走,你走,我们要验收的,我们专门有人搞的事,关你什么事啊?”
知情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大米存在短斤少两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单位的需要,一些单位的采购人员会与送货人员勾结,对重量严重不足的大米以及食用油等物品采取只过数量而不称重量的情况,欺上瞒下,从中渔利。
对此,荔枝新闻记者将进行跟踪报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程宁 编辑/蒋婕)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