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7日,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16所高校参加。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几年,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培养模式面临改革。
课程、实践、教师都要改
今年7月和9月,由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牵头,对辽宁和广州的5所医药类高校进行调研,结果发现目前专业型硕士在课程设置、导师配备、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培养趋同现象较为严重。专业型硕士最大的特点是更加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别是在实践能力培养上,要“接地气”,对此不少高校试点改革。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宋少江表示,该校临床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有一半时间都要在医院进行,“一年的课程以后,要求至少一年期的在临床的轮转,然后要求和医生一起出诊,介入这个临床的给药。要有一个实践的这个证明,他才有资格进行论文答辩,另外还有就是毕业的时候,临床药学这块,可以就是实践导师参与这个论文答辩,这个毕业过程是有学分的。”
中国药科大学则与国内知名药企、科研院所共建了7个实践基地,其中与南京圣和药业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建立的两个基地,今年11月刚刚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此外,该校还在香港和海外又建立了4个基地。
据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邵蓉介绍,“其中有三个在美国,悦康集团的洛杉矶工厂,以及新泽西的奥斯达和华海药业,还有香港的澳美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我们海外培养学生的基地。课程建设方面,从去年开始就探索给专硕学生专门开设了总裁大讲堂,邀请辉瑞、安进、诺华、先声、华海等公司的老总来到课堂。”
师资是改革的“重头戏”,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如我省选聘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到普通高校担任“产业教授”,作为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到今年已是第四批。
江苏省第四批产业教授、南京圣和药业副总经理赵立文说,“同样做药物化学,那你做药物分子设计的时候,从企业这个出发点和学校教授的出发点的话,往往是不同的,我们更多地从转化,从成药这个角度去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就是更快地帮助学生融入到企业的这个氛围当中去。”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 记者/汪媛媛 编辑/贝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