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高校为何爱改名?

2017年11月02日 15:28:00 | 作者:赵英雷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高校又掀起了一股改名潮,中国的大学又要增加了,但是名字叫大学,教学质量就真的比学院要好吗?

  据报道,今年以来,江苏、广东、四川等13个省市共有38所高校,已申请或已被批准更改名称。包括,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申请转设为东方浦江学院,成都学院申请恢复曾用名成都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等。有媒体统计,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2000多所公办高校有近一半改过名字,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专科升为本科,从学校更名为学院;二是学院更名为大学;三是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后更名;四是将校名中机械、农林等字眼换为文理、科技等时髦词语。为规范高校改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大学更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公立高校系统,在20世纪曾掀起过三次改名潮,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知名大学最初也曾叫过学院。不过,也有诸如麻省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世界名校坚持原有名称,没有改名为大学。

  改个高大上的名字,可以吸引更多的考生,学院改为大学,往往还附带着拨款增加、级别提升等红利,但关键是要名副其实,如果学校办学模式没有本质变化,那改名就是换汤不换药。来看看媒体的观点。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说,《校名牛了高校就牛起来了吗》:一所大学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改校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形成割裂,进而有可能导致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缺失。

  广西日报的文章认为,《“高校改名”顺应发展需要》:一个好大学,还得有一个好名字帮衬才行。高校改名,一方面是高校学科教育发展带来的必然变化,另一方面反过来也给学校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何乐而不为?

  澎湃新闻的评论质疑,《高校竞相改名,“大学”真的就比“学院”好吗?》:办学从来不易,声名还请珍惜。与其在追逐更名的道路上狂奔,不如沉下心来,在办学特色、教育质量上苦练内功,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中国金融报的文章认为,《高校热衷“改名”凸显教育浮躁》:一方面,一旦更名,凡涉及原校名的物品都要更换,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另一方面,热衷更名的高校,功夫不花在提升教育质量上,而以为名字叫得越“大”,大学也越“大”。让人担忧的是,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办大学,真的能办成一所弘扬科学精神的现代大学吗?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