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源自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8月27日上午,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办了七夕乞巧活动。通过展示乞巧节的传统习俗,再现传统文化民俗之美。
再现魁星点斗、斗巧等七夕乞巧民俗
七夕是汉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乞巧节”“女儿节”。据悉,东汉以来,即传说牛郎与织女二星于此夕在天河相会,民间有“乞愿”、晒衣等活动。至南朝,七夕有穿针乞巧之俗,从此成为女性的一个节日。唐宋以下,除乞巧外,更有拜祀牛女双星、卖巧果、丢巧针、染红指甲、种五生等活动内容。如今,经过千年的演变,七夕在当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爱情”这个主题被无限放大,使得七夕成为公众普遍认可的“中国情人节”。
为契合七夕节令氛围,8月27日上午,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办了精彩的七夕乞巧民俗互动、歌舞表演等项目。届时,参与者将依次在执事面前盥洗双手,参拜魁星并接受魁星点斗,参拜织女与董永并许愿,众人也将在一起参与民俗斗巧。
“爱情圣地”成金陵婚嫁的“新宠儿”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报恩圣地”的美誉已经广为人知,在“报恩圣地”打造爱情主题的七夕活动,很多人会有疑问。其实,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也有着“爱情圣地”的美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首经典的《长干行》,让“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爱情典故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所在的长干里地区。所有这里从古至今流动着浪漫的气息。除了七夕节,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在“520”“元宵节”等与爱情相关的日子里,已经打造了多场爱情主题活动——夜读情诗、元宵游园会、古礼相亲等等。所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以及恩空间,都成为当下城中新兴的婚礼举行场地。“爱情圣地”已经成为金陵婚嫁的新宠儿。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其实,除了爱情主题的历史民俗活动外,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自2015年12月16日开园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打造了中秋拜月礼、开笔礼、端午祭多场民俗文化活动,向公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尤其是传统佳节、古代礼仪习俗等,都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拥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历来都是人气聚集之地、文化交流之所。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因时而宜地继续举办各种古代特色礼仪活动,将民族文化精髓撒播在每个人心间。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