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想上大学的愿望强烈到疯狂

2017年06月07日 08:05:00 | 作者:施忆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77年的冬天,570万考生涌进考场,停转了11年的高考车轮隆重重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作家叶兆言通过高考,从一名普通的工人,真正走上了写作之路。

  如果没有高考,作家叶兆言会在1974年中学毕业之后,安稳地在南京液压件二厂做一名钳工。由于技术不错,慢慢地,他会做到钳工组组长、车间主任,甚至厂长。而到了90年代,受到破产潮的影响,厂子效益不好,叶兆言无奈下岗,或许每天都在为吃饭发愁,这一生,也许和写作背道而驰。

  人生没有如果。1977年的现实中,钳工叶兆言已经在南京液压件二厂里干了三年。在工厂的日子,叶兆言并不开心,虽然在当时,做工人是一件光荣的事,但成天和机器打交道的机械工作,逐渐让他厌倦。“想读书”的念头愈发强烈,最后便成了叶兆言的整个青年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不喜欢天天重复那样的劳动,我就是不想做工人,我就是想读书,可能也是传统思想作怪吧,就觉得读书好,可能也是离开学校的关系,它是一种奇怪的力量。”

  1977年8月21日清晨,街头、工厂广播喇叭中,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叶兆言十分兴奋,第一时间报名。却因为匆匆上阵,最终落榜。但那一年,叶兆言和无数工友、学生们明显感觉到了,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由恢复高考而引领的崇文重教的热潮到来了。在1978年的夏天,叶兆言和年龄跨度相差十余年的考生们,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奔向考场考场,希望用“知识改变命运”:“我工厂里的好多人考,我周围都在考。胡子拉碴的人、做父母的人,什么人都有。我印象特别深,就是热死了,那时候条件特别差,电风扇也没有,我记得就是带两块毛巾,手垫在毛巾上这么考,我就是在半昏迷中进行高考的。”

  1978年,叶兆言成功考上了第一志愿南京大学中文系。在《想上大学的日子》一文中,叶兆言写道:能考上大学,真是件很快乐的事,在这之前,所有的快乐都没法和它相比,甚至以后也没有。叶兆言说,想读书的欲望太过强烈,太想上大学,以至于上什么专业都好,上哪所大学都可以:“我第一志愿填的北大,第二志愿复旦,然后是北师大、华东师大、山东大学,这种填法说明我什么都不懂。读什么,想读什么专业,当时并不强烈,但是就是想上大学,非常强烈,强烈到疯狂。”

  大学的时光,真正开启了叶兆言的写作之路。在这之前,叶兆言从未写过文章。而正是有了高考,叶兆言才从工厂里“毕业”,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读书、写作。“我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同时也不是一个很励志的人,我觉得高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他给我了一个偷偷较劲的机会,你可以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会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他起码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