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汽车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就相当于车辆身份证号,是要在车管所建档留底的,非常重要。最近扬州市民曹师傅却发现,他开了六年的货车,突然变成黑户了!不能再上路。原来啊,货车的发动机号、车架号,跟别人“撞了车”。
曹师傅:“现在发动机号跟人家姜堰的是一摸一样的 ,我强制险上不起来 ,跑不起来了。”
记者见到曹师傅时,他一脸无奈,说:自家的跃进货车是2011年在扬州买的,随后上牌,营运都没问题。但今年出幺蛾子了,上个月准备年审,续保时却被保险公司告知:今年各地交管数据和保险数据联网,发现泰州姜堰那边,也有一台跃进卡车,发动机号、车架号跟他的一模一样!曹先生以为被人套牌,到车管所查验,当时就傻了眼。
曹师傅:“车管所给出的答案是我这车是合法的 ,人家的车也是合法的 , 现在排除套牌的现象。”
同一套发动机号、车架号只能买一份交强险,今年的保险已被姜堰的货车先买先得。曹师傅抓了狂:没保险就不能上路营运,年审也过不了关,岂不砸饭碗?曹师傅:“我现在车子停下来了, 我家里面上有老下有小 ,就指望这个车子挣钱了 。”
情况果真如此吗?记者到市车管所了解详情。扬州市车管所民警 卞刚:“一开始我们也怀疑是套牌车, 但是,后来我们查下来之后, 发现并不是, 我们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 。”
车管所方面解释:法规明确汽车发动机、车架必须一车一号,根本不该出现这种“双胞胎”汽车的现象。曹师傅的车肯定无法续保并年审,他们已向上级汇报情况,询问处置意见。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卖车的商家是否能为客户解困呢?记者多方打听,得知六年前的销售商早已关门打烊。不过法律专家表示:曹师傅还是可以追责的。擎天柱律师事务所 潘卫国 :“如果确因生产厂家的过错产生发动机、车架号重号, 那么该事件应该由生产厂家 对号码重复的事情进行更正, 并出具相应的手续给消费者, 以方便消费者重新购买相应的保险,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