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为国守门的检验检疫人员

2017年01月22日 17:54:00 | 作者:记者 孙茂强 通讯员 李干荣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站在码头口岸上,身穿制服,手持先进仪器,登临外籍船检测、选择集装箱查货,为祖国把好关口——他们就是被誉为国门卫士的检验检疫人员。这种工作听起来很过瘾吧?可是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1月20日)的“新春走基层”,记者孙茂强带您来到镇江大港码头,跟随检验检疫人员一起“把守国门”。

  上午10:00,码头对堆放货物的广场上,气温已降到零下,江风呼啸,刺骨的寒风顺着领口直灌,让人感到身上没有一丝热气。但是,十几个来自南非的集装箱急需查验。镇江检验检疫局港口办事处船检科检验员 孔德伟拿着设备,正在认真的取样检测:

  “(打开集装箱的声音)(记:这是从南非过来的集装箱?)是的。(记:我可以进去看看吗?)可以。这边是南非过来的矿砂,用来做瓷砖的添加剂的。(记:你们主要是检查矿砂的什么呢?)有很多方面。比如矿物的放射性,看看是否超过了国内的标准。还有排除下有没有动植物的疫情,比如草种啊、虫子啊。(打开矿砂袋的音响)(记:这个矿砂这么细啊?)这种都是属于精矿,在国外都已经做过加工了。”

  孔德伟说,别看现在场内温度是零度以下,但跟夏天的查验环境相比,他已经很满意了:

  “举个例子,就是现在这个场地,你进来之后,就感觉热浪在烤着你,皮鞋踩在上面,感觉都是发粘的、烫的。打开集装箱的门,你暂时都没法入,因为它里面的热浪更实在太高了。一个集装箱查完,衣服肯是个浑身湿透了。(记:那你估计里面温度有多少?)如果你打开集装箱,里面最少60度。”

  整个镇江地区有270公里长江岸线,占江苏的长江主江岸线的三分之一,有46个开放码头。去年镇江地区共查验进出境的外轮2000多艘,平均每天6艏。

  (出货轮汽笛声)

  在不远处的长江中,停泊着一艘80多米长的高大的货船,这是来自利比里亚的辽望号货轮,装载7900吨印度铁矿。风大,水冷,检验检疫人员坐着颠簸的小艇,来到船下。他们背着设备,顺着船上垂下的长长的悬梯,爬上船查验。一阵江风吹来,人跟悬梯都在飘荡。镇江检验检疫局港口办事处主任刘志明抱歉地说,由于工作纪律,记者不能登上外轮。

  “(记:那你们上了船,就是在代表中国把好国门?)国外的船舶就是像移动的国土,我们的人上了船,就像是到了国外一样。船舶一旦靠在码头,边防岗哨就设立了。(记:还要对船员进行检测?)对的。(记:如果船员不下船,我们还要对他们检测吗?)也要检测的。”

  检验员王星耘告诉记者,他们把这种查验方式叫“蹲轮”:

  “我们检验检疫人员“蹲轮”。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悬梯摇摇晃晃,还是比较危险的。(记:你们还要翻看他们的垃圾箱?)需要看的。检查一个是看他们的生活区域、卫生间、厨房,吃的肉类、植物产品啊。比如说我们最近禽流感闹得比较严重,那我们就要看他携带的禽类食物有没有病菌?”

  孔德伟告诉记者,因为船舶多停靠一天,大概要多花费用十几万元的靠泊费。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他们必须随时待命,第一时间处理。而由于外轮从长江口到镇江,朝发夕至,所以,他们的大多数登船检查是在夜里进行的。有时候遇到危险化学品进港,大热天也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上船检测:

  “长期这样的工作,对身体还是有一定损害的。我们这个这个职业,既然是国家的国门卫士,个人必然要做出一些牺牲嘛。”

  采访手记

  站在码头边上,我举着采访机的手,已经被冷风吹得发疼,浑身也已被冻麻木了。但是王星耘他们仍穿着笔挺但不厚实的制服登船。他说,这是为了在外籍船员前显示国门的形象,不能像我一样穿的鼓鼓囊囊的。为国守门,手是冷的,但心是热的。而刘志明骄傲地告诉我,他们只有20个人,平均每个人一年要加班50—60天,但是去年,他们共查获了8种有害生物,都是首次在国内发现的。今年大年初一,还有三艏运粮食船、三艏木材船要进港。对国门卫士而言,加班已是常态。这,既是为企业服务,也是在为中国经济贡献自己的热量。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