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的开幕,首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也进行到了决赛阶段。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购销经营、制造服务、支撑能力”等关键环节和智能制造主要方向,有1600多个项目参与报名,最终,有15个项目进入总决赛,不少已经在江苏制造企业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华科智造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本次决赛的入围企业,公司总经理黄逸华带来的设计是设备预测故障系统,它们提前采集工厂设备在运行方面的数据,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就能够告知客户,这个设备在未来1个月内,发生故障的概率有多大。当这个结果超过一个临界值时,就意味着这台设备需要提前进行维保了。目前不少工厂内的智能系统是能够及时反映故障,但其实故障一旦发生,就已经耽误了工期:“拿这个医生当例子好了,在身上我们挂了血压及心跳及各式各样的量测器材,然后我们去观察它正常运行的状况是怎么样,他什么时候是血压高了什么时候心跳高了,然后在这些数据里面去找到一个规律,或者找到一个不正常的特征。”
记者也了解到,对于西门子、通用这些世界500强企业而言,故障预测也已实现,但是,它们更多是作为智能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做的事情不是去面对工厂一次要他全部做整改,而是在他不断自己提升的过程里面帮他的设备去做故障预测,成本就会非常合理。”
实际上,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受制于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智能制造领域,国外巨头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只增不减,最终反倒迫使我们的智能制造业进入到“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在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技术还被国外垄断的背景下,江苏华航威泰率先在机器人智能无序化定制系统方面发力,通过对无序散乱的三维工作场景进行视觉感知,精确定位目标工件,相比传统的2D视觉定位方式,具有更高的应用柔性和更大的检测范围。技术总监张旭:“当你改变你的生产批次,改变你的生产型号之后,你只要在我们的程序上作出一个更改,那么它就可以使用你新的生产就可以了。而无须让一个非标企业为你生产一个生产企业定装夹具,那么这个成本就省掉了,响应速度就会提高。”
当钢铁行业遭遇寒冬时,南京钢铁一笔36亿元的巨额投资终于获得了回报:让钢铁像服装一样实现“个性化”定制。运营总监章红波告诉记者,以前是生产出来再销售,产能过剩由此而来,现在是接到订单再生产,库存压力自然减轻很多。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制造之下,公司可以一条生产线生产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我们能够让板子就跟布匹一样,在生产过程中就能让这个板子挂上不同的小板,不同的尺寸,下产线的时候,我就直接就量体裁衣了。”
智能化也实现了南钢的“精品”战略,现在的南钢可以直接面对终端客户。过去,南钢只能给造船厂提供500种船板规格,现在已能提供2800个。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