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记者见闻:别信谣言 迎峰会杭州更美更安全!

2016年08月03日 09:02:00 | 作者:丁凤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离G20峰会召开还有一个月时间,荔枝全媒体记者丁凤云已经在杭州展开报道工作。围绕此次峰会杭州的安保、环境整治等工作,荔枝新闻记者在现场为您做最权威的报道。

  弥陀寺的墙真白,和高温下瓦蓝瓦蓝的天一起,不能更美了。无法想象在8月1号的倒计时一个月见面会上,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所形容的它的前身:“活人进不去”。赵一德说,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在杭州著名的西湖区,这里拆迁前由于结构老,没有卫生间,每天有1200个居民排队倒马桶……但没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动拆工作是十分艰难的,所以这是“趁势”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过去不解决,一定要等到现在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依法,在依法下面还有许多要市民配合,政府和市民要联合,在峰会的筹备过程中,市民非常配合,觉得不拆对不起那些中外嘉宾,这次依法、合情合理都予以了整改,这方面也检验了我们干部的作风,过去说不定走一趟,现在走10趟,这也是峰会筹备激发出来的热情。”

  我们就在这里开了一场访问会,从热闹非凡的主干道上拐进来,瞬间安静。大夏天里没有空调,四方通透,一切都是中式传统寺庙的模样。他们尤为讲究细节,弥陀寺里最出名的一面墙,刻着《阿弥陀经》的摩崖石刻,多年下来,石刻上青苔滋生,加上石灰、污渍、烟熏,部分字迹已难以辨别,据了解,是工人们用蒸馏水和毛刷一点点把青苔刷下来,少则三遍,多则五遍。8个工人分4组,清洗了半个多月。

  离G20召开倒计时还有一个月,种种传说在西湖上空飘着:快递不给寄了,菜品要特供了,为了G20怎么样怎么样。这些,市委书记都做了回应:目前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G20的谣言,比如一些地区“只出不进”或者“出也不能出”,G20的核心区和外国领导人驻地肯定要凭出入证才能进出,在安保圈内执行安保措施是国际惯例。我们不能违背最基本的国际惯例。G20已经开了十次,前面各国的安保措施都是这样的:

  “杭州开展全实景演练,为了减少扰民,这些演练都是晚上11点开始,到凌晨4点结束。还提前做了通告,市民也都非常配合。”

  “网传杭州不能寄快递,这是误读。杭州寄快递要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对快递开箱验视和检查验收。”

  不过,安保是真的严格,从南京往杭州,要二次安检,出了站进杭州东站的停车场要安检。来到指定的酒店,办入住,要刷脸和身份证进行比对、录入指纹,身份证上的长发和现实生活中的短发足足比对了3分钟才认证成功。酒店里每个岗位上的服务员都必须挂着出入证,否则不给在里面穿梭工作。完了,没想到,进房间还要在中途停下再验一次指纹才给上楼。一路上的窨井盖也有盖了“封印”,由安检核验过。

  赵一德表示,杭州市将按照国际惯例在G20峰会期间采用“官方保障+市场租赁”的交通保障模式,确保每一位参会的中外领导人、嘉宾和媒体记者的交通需求得到保障。为此,杭州还专门准备了一批机动的车辆,培训了驾驶员。

  场馆还没有对外公布,我们只能从杭州市委书记的介绍中得知,为确保G20峰会期间承担接待任务酒店的食材及原辅料安全,杭州进行了峰会食材及原辅料总仓设立工作。所有的食材通过“总仓”的渠道来供应G20。食物以杭帮菜为主,将为各国领导人准备精致可口的杭州本地特色菜肴:“家里接待客人总要打扫一下,整几个小菜吧?”

  “本土”、“文化”一直是杭州所强调的,“面貌变了、风貌没变,面貌和风貌是两回事”,几乎看不到拔地而起的“象征性建筑”,路边的一些小区经过整治后,陆续竖起了仿古的牌坊,与辉煌气派的开放商楼盘招牌相比,格外添了精致。一切都还是那个温婉多情的江南模样。

标签:G20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