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莫忘防病虫:油菜菌核病、蚜虫正悄然来袭

2016年03月21日 23:13:00 | 作者:省农轩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月中旬以来,江苏省各地气温回升迅速,油菜从南向北陆续进入花期,正是油菜菌核病的侵染盛期。据气象部门预报,3月下旬到4月上旬期间,全省温度偏高1-2℃,苏南、沿海等油菜主产区降水较常年略偏多,总体有利于病菌侵染。省植保站专家预计全省油菜菌核病将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菌核病是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最重。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

  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茎易折断,致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

  另据调查,大部分地区油菜田蚜虫发生普遍。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蚜虫将进入快速繁殖阶段,发生数量将明显增加,预计油菜开花结荚期蚜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

  省植保站建议农民朋友坚持“抓住适期、主动施药、药肥混喷,病虫兼治”的防治策略,在防治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把握好用药时机。在油菜盛花初期,即主茎开花株率达80%左右、一次支梗开花枝率达50%左右全面用药防治,对菌核病或蚜虫发生较重的田块,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隔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二要用对药种。对菌核病可选用腐霉利、菌核净、异菌脲、丙环唑、咪酰胺等药剂,沿江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药性的地区,要停用苯并咪唑类药剂;

  三要用足水量。由于油菜花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要用足水量,确保全面喷透,药后3小时内遇雨需做好补治工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