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杜珺手记:《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威尔逊篇

2015年12月19日 16:58:0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杜珺

  (作者杜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编导,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罗伯特·威尔逊一集编导;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威尔逊祖孙三代在南京的合影)

  关于纪录片,很多人会说喜欢、表示欣赏。

  关于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同胞”的数字和侵华日军烧杀抢掠的行径,对于大家而言也并不陌生。

  然而在78年后的今天,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要如何让历史比数字更有温度、让事实比简述更为深刻?《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选择讲好十个人物的故事。

  我所承担的这一集,主人公是罗伯特·威尔逊医生。关于他的最初印象,仅仅只是马吉在1937年拍摄的影片中那双忙碌的手。此后,我们开始了“寻找威尔逊医生”的旅程,从美国的南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我们最终找到了他的三位子女,找到了家信、照片、出庭证词、家庭录像……我们距离他越来越近。

  现实和历史的碰撞,发生在2015年9月下旬。

  我难以忘记见到威尔逊医生的三位子女重回南京时的感觉。78年前的故事就这样推着行李走到我们跟前,历史如此鲜活。

  在寻访南京的那些时间里,小罗伯特·威尔逊站在金陵中学历任校长的画像前,比对着自己与威尔伯·威尔逊(威尔逊医生的父亲)校长有多么相像;姐弟三人泛舟于玄武湖上,谈论着父母亲在战争爆发前在南京的生活;威尔逊的大女儿伊利莎白来到她当年出生的鼓楼医院,仔细辨认着医院老照片中的病床是否与她出生时待过的病床一样……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不论是作为儿子、丈夫还是父亲,罗伯特·威尔逊和南京这座城市之间的亲近感。

  这些细节构成了这一集的第一部分,“南京人”威尔逊。我们很珍惜威尔逊战前在南京生活的这些点滴,他的身份、形象、情感都在这里积累起来,由此,他在大屠杀期间的选择、作为和感受才更真实、有据、丰满。

  跟随着威尔逊在这座城市中的活动轨迹,我们发现南京变得不一样了。鼓楼医院东北角的那三幢多层小楼,金陵中学现代化操场边的古老钟楼,南京大学校园内的赛珍珠纪念馆,这些建筑中凝固的历史,因威尔逊子女们的到来而被激活。原本安然立于高楼和绿树间的这些历史建筑,将那段惨痛的历史娓娓道来。

  当伊利莎白坐于威尔逊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住所——赛珍珠纪念馆门口的台阶上,朗读着她父亲在大屠杀期间的书信时,她的哽咽就像是对那段历史的回应。当姐弟三人站在大屠杀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抚摸并久久凝视一个个的遇难者姓名时,他们的眼泪就像落进了时间的黑洞,直往历史的深处钻。

  当南京之行接近尾声,威尔逊二女儿接受采访说:“很少有人能跟我一样,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位英雄。我流下的是悲伤的眼泪,也是骄傲的眼泪。”对于子女们来说,父亲已不仅仅只是自己的父亲;对于那时的南京城来说,威尔逊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亲历屠杀的外科医生。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历史的温度和厚度。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我们谈论“历史上的今天”,我们设立纪念日,我们用各种方式去记住历史;而历史也总会留给我们一个入口,给我们足够的机会、空间和动力,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

[罗伯特·威尔逊简介]

为南京缝合创伤——外国人记录南京大屠杀

[创作手记]

南屠纪录片制片人:记录,为让记忆更加清晰

南屠纪录片总编导:让事实说话,换一个视角看历史

[编导手记]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东史郎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松冈环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辛德贝格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拉贝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魏特琳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笠原十九司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乔治·费奇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约翰·马吉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