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警方揭“电话里喊爸妈”此类骗局作案手段

2015年11月02日 15:51:00 | 作者:省公轩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意打电话碰运气一接通就喊爸妈,扬州警方揭“电话里喊爸妈”此类骗局作案手段---

家长注意:孩子电话里哭喊“爸妈”求救,有可能是诈骗!

扬州警方提醒:孩子家长、空巢老人两类人群接到哭喊“爸妈”求救的电话,要冷静对待,不要着急叫出孩子的名字

最近,有网友发现,电信诈骗份子开始打“亲情牌”,骗子会男性身份出现,电话中用哽咽的语调,张嘴就叫接听者“爸,妈”并谎称自己被绑架、殴打等原因,要接听者马上汇款。

事后网友也很惊心:如果接电话的市民刚好有个儿子,会中招吗?

10月31日,江苏扬州女性微博网友“i冬冬”专程发微博,讲述了自己接到过一个“电话里喊妈妈”的诈骗电话,“今天家里固话接到电话,里面喊‘妈,我被打了’还有哭声与吵闹声,还好没有被骗。打电信客服说没有办法提供号码,让我报警....”

这位女网友的反映引起扬州警方注意,扬州市公安局曲江派出所研判此类诈骗电话后作出预警:“电话里喊爸妈”这种诈骗手段有可能会迷惑一些孩子家长,广大家长需注意。

据了解,扬州微博网友“i冬冬”10月31日在家接到电话,电话里是一个男子的声音,直接就喊妈妈。这位网友同时听到电话里还有嘈杂声和哭喊的声音,不过这位网友还没有升级为妈妈,该骗局不攻自破。

事后,这位网友同时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接电话的确实是一个妈妈,又恰好有一个儿子,应该会很担心吧。”

网友的担心有无道理?骗子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扬州市公安局曲江派出所所长陈乃飞表示,微博网友接听到的“电话里喊妈妈”的电话就是诈骗电话。

陈乃飞介绍,在微博网友讲述的骗局中,骗子使用的是谎称被绑架的招术,其诈骗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随意向市民拨打电话,听见女的就叫“妈妈”,听见男的就叫“爸爸”,之后一个人装“儿子”,对方是男的就哭喊“爸”,是女的就哭喊“妈”。为了避免露馅,另一个人会立马接过电话,开始威胁要赎金,并一直保持通话,不让受害人有时间确认事实。其间,其他“绑匪”还会弄出嘈杂的背景音,使场面更逼真。

陈乃飞介绍,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警方已掌握的案例,在哭喊“爸妈”求救诈骗电话中,还有不法分子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家长的个人信息后,就给家长打电话,只要家长接起电话‘喂’一声后,对方便可知家长是妈妈还是爸爸,之后骗子就让一旁的孩子(孩子为骗子事先安排好)与家长说话。听到孩子的喊叫声后,家长往往就会非常激动,从而就会本能地喊出自己孩子的名字。当家长喊出孩子的名字后,骗子就会说出孩子的名字,继续编造谎言进行行骗,让家长按其指定的方式汇款等。

另外,行骗者还会将目标瞄上了留守在家的老人,即空巢老人。据警方介绍,骗子盯上留守在家的老人有多种因素,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防范意识薄弱;留守老人更渴望得到关怀,思儿心切。

陈乃飞提醒广大老年群众,对陌生人一定要多留心眼,遇到“亲戚”借钱急用,最好先电话联系自己的家属、朋友进行核实。有些空巢老人,因为长期不与子女们在一起,连子女的声音都分辨不出来了,当听到电话中有人叫自己“爸爸”、“妈妈”时,受骗老人往往深信不疑,多数时候脱口而出叫出“儿子”的名字,问“儿子”在外过得好不好,此时,骗子往往会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判断其性格特点和经济实力,然后编造谎称出事的理由,要求老人汇款。

扬州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接到哭喊“爸妈”求救的电话,一定要冷静,千万别着急,不要多说话,更不要叫出孩子的名字,尽量让对方多说话,看对方是不是真的认识你并知道孩子叫什么。如果发现情况异常,及时报警处理。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