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传承“栖霞龙舞” 培养300多名“小龙人”

2015年09月29日 06:35:00 | 作者:传统文化 胡泽亚 王岩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幕府山庄小学的操场上,52岁的张桂娣对新招的70名徒弟进行舞龙训练,徒弟都是四年级与五年级的学生。所教的第一堂课是练习《8字舞龙》,每名学生手持一根竹竿舞划8字形。

左手抓住竹竿的底部,避免舞动中伤到人;左转时握杆底的左手放在左腰后侧;双手不能在胸前交叉。这些舞龙的动作要领,张桂娣都耐心地手把手教授。

从2011年起,张桂娣就在幕府山庄小学向学生们传承“栖霞龙舞”。5年后的今天,“栖霞龙舞”已扎根幕府山庄小学,经她之手已培养出300多名“小龙人”。

张桂娣被学生的热情打动,有的孩子生病也坚持排练,这一点让她非常欣慰。加之年纪上去了,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接班人上,让省级非遗项目后继有人。

友情链接:栖霞龙舞

“栖霞龙舞”2009年申报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栖霞龙舞”历史悠久,在明代,栖霞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舞为主,活动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形成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20世纪80年代,栖霞区在柴龙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区普及龙舞艺术,发展了适宜在白天玩耍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布龙,20世纪90年代,“栖霞龙舞”不断创新,成为南京文化舞台上的重要表现形式,经常出现在省、市各类庆典活动,每年演出20多场,特别是编排的广场群龙舞,更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场面赢得观众的喜爱。栖霞区钟山蟠龙队1999年获全国龙舞大赛金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1998年,栖霞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