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他放弃了高考机会,放弃了高薪聘请,怀揣着满腔热情,40余年一直扎根农村,坚守清贫的农村教育,自制教具千余件,捐资垫资30余万元开设项目,辅导农村学子1.6万人,培育出国家及省级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全国孝心少年18人。退休后仍坚持奋战在教育战线,先后被多所学校聘请为科学教师、辅导员、特约专家,他便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好人”、陈师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刘华。
初心不改 推动农村科教启蒙
1976年,刘华高中毕业时,我国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出生成长在农村的他深刻体会到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乡村学生求学的艰辛,那时他就立下终身为乡村教育努力奋斗的宏伟志向。当年,他以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身份走上了三尺讲台。
1977年,高考恢复,但是他为了自己所带的毕业班孩子备战小升初,没能专心复习,导致当年高考仅差3分落榜。第二年,他主动放弃了复读机会,从此与“泥桌子、泥凳子、泥孩子”相伴,深深扎根于农村教育之中,一干就是43年。
八十年代的农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刚刚起步,既无师资设备,更无相关做法经验,于是刘华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千余件,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国家奖项,50多项获省、市大奖。
针对农村孩子升学机会少、就业渠道窄、技能缺失等实际情况,刘华顺应时代变化,更新教育理念,率先在陈师高庄小学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用微薄的工资为农村孩子搞蔬菜栽培、养蚕养兔、家禽孵化等9项实践活动,多名学生家庭因实践活动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学生虽然没有升学,但是凭刘老师教的一技之长开启了幸福人生。刘老师的教育成果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认可,在他所在的村小成功举办了首次“全市小学自然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和“刘华自制教具展览会”。
刘华还发起成立了“村娃科学院”(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吸纳了14名优秀科学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教练员和21名科技志愿者辅导员加入,并捐资垫资30余万元开设机器人、航模等8个科技项目,开发环保调查、淮安水利与气象研学等15项系列课程、活动,辅导农村小学员达1.6万人。
教书有方 孵化村娃科技梦想
“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魔法!”每当刘华带着他的“魔法”教具走上演讲台时,台下孩子们的眼睛里立即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刘华以熟练的科学实验操作技能为大家演示着十分震撼的“火山喷发”实验、奇妙的“人体导电”实验,时而让原本看不见的磁极现象显现,时而又把肉眼看不到的金属热胀冷缩的细微变化无限放大出来,观看的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呼声!
40年如一日,刘华通过研制各种教具带着孩子们观察一个个科学现象,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少年对科学萌发兴趣。“刘老师为我们打破了创新的神秘,引领我们走进科技创新的殿堂,让我们取得了一项项科技成果。我们获得了受益终生的本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左寒予说。
荣誉的获得,职称的提升,让刘华受到经济发达地区多个学校的关注。1994年,苏州一所百年老校以年薪10万的优厚待遇也没动摇刘华为当地农村孩子服务的初心。他继续走在全市科学教育的前列,连年参加各级科学教学改革研讨活动,近年来,已有100余项学生科技成果陆续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28项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投入使用,为农村家庭培养了一批懂编程、会编程的新时代少年。
据了解,刘华组织和辅导的师生在市、省以及全国科技创新、科技创意、科技实践、航模、机器人等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大奖近20项,获省、市级大奖300余项。又有近20名学生迅速成长为全国“媒体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省市“美德少年”“好少年”“科学小院士”“青少年创新标兵”以及“市长奖”等省市乃至全国少年儿童标兵。
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以心育新
2021年,退休后的刘华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在淮安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中,参培人员伸长脖颈,身体前倾,趴在前排靠背上凝神观看,侧耳细听,直至老人展示分享了10多件神奇的自制教具的使用方法,仍然意犹未尽。
由于农村科学教育师资缺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刘华一直致力于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做青年教师成长的铺路石,努力为农村青年教师圆科教梦。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他与青年教师共同备课,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比赛,并悉心指导、尽力帮助。在他的指导下,陈会云、李斌、朱士豹、闵松等20多名青年教师撰写的科技实践活动方案、科教制作、自制教具等,在省、市、县相关大赛中均获大奖。“我们遇到困难时,刘华老师会指导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看到在乡村做教师也可以有一番大作为。”青年教师陈会云说。
近十年来,为了将自己提出的构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刘华出资或垫资添置科技教育设备器材,还自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科技活动,累计出资、垫资三十余万元以上。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47年来,刘华在一所所农村小学,陆续将农村少年、“留守儿童”培养成为创新人才和特优学生,他的多项教学经验先后在市内推广。刘华凭借才智、毅力以及对科技教育的深厚情感,为千万农民子弟圆了科学梦,为农村青年教师圆了科教梦。他以“工匠精神”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承诺,诠释了党和人民给予他的“小教师、大情怀,择一事,干一生”的人生定位的深刻内涵。刘华表示,未来,他将继续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为更多师生点燃科技之火。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淮安台/周俊 骆文婕 通讯员/张浩 葛梦琪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