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是南京图书馆的一名90后古籍修复师,前不久,他完成了两册"国宝级"古籍的修复——元刻本医书《永类钤方》。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让近700岁的古籍焕发新生,这个30出头的年轻人花费了半年时间。
《永类钤方》共22卷,为元代医者李仲南所作,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在医学领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元刻本《永类钤方》传世稀少,仅在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藏有部分残本。2021年底,丁峰接到了修复南京图书馆所藏2册古籍的任务。今年初,修复工作正式开启。
修复之前,《永类钤方》的部分书叶上有水渍和霉斑,天头部分有一点酸化和脆化。此外,全书的书口也悉数断裂。第一次接触这种国家珍贵古籍,丁峰说,自己颇有几分忐忑,但也因此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将它修复如初。
"修复"二字,说来容易,背后却要经历一道道繁复的工序。拆解原书,发现问题所在,只是第一步。对耐心、细心、技艺的考验,在修复开始后,才真正展开。
首先是配纸。修补古籍残页,首先需要选配与原书颜色、质地最为贴近的纸张。扎进纸库,从几百种、数万张纸中挑出最合适的,并非易事。面对"国宝级"藏书,丁峰慎之又慎,经验与技术,双管齐下,除了眼观手摸之外,丁峰还为它做了一个纤维检测,选取了一种竹含量与之很相近的纸张。
然而,与原书封面颜色相近的纸张,却始终寻而不得。丁峰不得不另求他法。化学染料对纸张伤害较大,丁峰决定,用栗子壳、橡碗子、茶叶煮制染料,自己动手染色。染料的调配并不容易,为了煮出一种与原封面颜色相近的纸张,他前前后后尝试了十几次。
掌握纸张酸碱度,也是修复的关键。"酸",对古籍的危害很大,会使纸张失去韧性,甚至断裂、碎渣。因此,修复师需要借助酸碱值,判断是否需要对纸张进行脱酸、加固等处理。对于《永类钤方》书眉处已经酸化的部分,丁峰以皮纸进行加固,以防纸张进一步酸化、脆裂。
但所有修复工序中,最需要心细如发的,还是"溜口",也就是在纸背用薄皮纸条和浆糊将原本断裂的书口拼合、固定。为了精准地将书叶拼合如初,丁峰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先将书叶板框印在透光补书板上,依照板框大小进行拼接。
修复中有时也会拾得意外之趣。丁峰发现,早在清代,就有修复师在这两册书上留下痕迹。通过划栏补字,这位古代同行补全了原书的信息,使后来人也能完整获知原已残缺的信息。现在,丁峰对他的修复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他觉得这种和前辈的偶遇很有意思:“等于是我跟他(清代修复师)两人合作保护了这本书,只不过时段不同罢了。”
古籍的迷人之处,在于时间赋予它们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埋首在古老的书叶,丁峰仿佛在一点点修补文化的记忆。书在不断老去,他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与时间赛跑”,总希望自己能更快一点。
目前南京图书馆馆藏的古籍有160万册(件),历史文献部主任陈立表示,早在10年前统计时,就有将近50万册件是需要修复的。而在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和丁峰一起与时间赛跑的,还有12人。他们以专业的技艺、严谨的态度,尽自己所能,延缓着古籍的衰老。
专业人士的参与不足够。保护这些历史长河里珍贵的"幸存者",还需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古籍。在南京图书馆开展的古籍相关活动中,总能看到丁峰的身影:为孩子们科普古籍知识、带领他们体验修复工作。深知"传承"重要性,丁峰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他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参与,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热爱古籍的种子。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常泽昱 章健 王昕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