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举行“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

2022年10月11日 17:56:30 | 作者:谢博涵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a504fc9c416d43878096ec985b48ec6d 42924180 2022-10-11 17:56:30 /a/20221011/a504fc9c416d43878096ec985b48ec6d.shtml

  10月11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常州市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知识产权局和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成效,常州将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会现场,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白冰天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创新政策体系更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产业创新水平更高,创新生态环境更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常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常州排名第19位(地级市第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常州排名第16位。

  十年来,常州持续加速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9.4%增长到48.5%,提高9.1个百分点;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科技企业减免税由20亿元增长到108.39亿元,增长4.42倍;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科学技术奖216项。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着力培育以领军型创新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为骨干、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由797家增长到2915家,增长2.66倍;上市企业由34家增长到85家,其中科技型上市企业72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业201家;省院士工作站11家;新型研发机构46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加速器46家、众创空间11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3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76家。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全市人才总量达145.5万人,2700多个领军型人才项目落户。2021年常州每万人劳动者高技能人才数达1270人,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常州创新型园区进位升级实现新突破,全市形成“一核两区多园”区域创新格局。“一核”指的是常州科教城。常州科教城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全国卓越创新园区。集聚本科院校1所、省属高职院校5所,创新型科技企业近3000家,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这两个国家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分别位列第21位和第35位,比2012年分别上升14位和29位,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力。溧阳高新区连续四年位列江苏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第一,列入科技部“以升促建”调研名单;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全国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考评中排名第一;金坛华罗庚高新区已获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正式进入省级高新区序列;天宁、钟楼正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

  常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已与以色列、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海外研发机构70家。中以、中德等5家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其中,中以常州创新园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园区持续在全国中以合作领域内保持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63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44个。今年9月5日—9日,中以创新合作周活动在常州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科技部、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中以双方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达成合作,搭建、提升了一系列平台和机制。2021年,常州重磅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和“创新政策20条”,设立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争取五年内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5项科技工作列入省级督查激励,占全省科技创新领域的六分之一;推出科技服务“四大清单”化解企业创新“急难愁盼”的经验做法被胡广杰副省长批示,并在全省科技系统推广。实施科创服务“优+”计划,即领创护航“优沃”计划、科创资源“优享”计划和新锐创客“优选”计划,围绕企业创新发展路径、创新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对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构建服务体系,助力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

  围绕“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以“532”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一园一室一中心”建设为方向,加速打造产业创新高端引领、开放创新示范先行、全域创新活力迸发的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以赴实施创新园区提升工程、开放创新合作工程、科创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双创人才集聚工程和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到“十四五”末,常州将力争实现主要指标争一流、创新要素翻一番、创新生态全构建与创新策源新高地的“四大目标”,自觉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奋力推动常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 谢博涵 编辑/徐金吉)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