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协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将于今年10月24日起同时施行。这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跨省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我这次拍到了好多,就是母江豚带着小江豚宝宝一起游泳的一些画面,而且不是在一个地方,是在沿江的好几个城市,我相信对江豚的种群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消息。”最新一轮长江江豚科考正在进行中,参加江苏干流考察任务的科考队员、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姜盟多次观测到江豚母子同游的喜人景象。
△科考队员拍到的“母子豚”
作为目前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长江江豚保护等级为“极度濒危”,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众人的心。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李朝晖2020年便提出建议,立法保护江豚这张生态名片:“你素质高,那么你会自觉自愿保护,你素质低,没有法律的约束,你照样还是为所欲为,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是非常重要。”
马鞍山、南京、镇江三市紧密相连,沿长江自上而下分布,同属南京都市圈。过往科考数据显示,三市所辖江段有约100头长江江豚,占长江干流长江江豚数量的22%,占整个长江流域长江江豚总数的10%。今年初,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推动下,苏皖两省三市决定协同制定保护长江江豚的立法性决定,以探索构建多层次多维度跨行政区域的保护体系,给予长江江豚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保护。南京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钟连勇说:“为了保护江豚,我们南京划定了省级自然保护区。但是江豚它一个特点是流动性,另一方面随着我们保护力度的上升,江豚的种群数量在增加,活动的栖息地就会超出我们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我们的保护要跟上去。”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现场
今年8月,三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审议通过《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三市的决定均明确,将建立都市圈区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制度,在资源调查、种群交流、收容救护、执法监督、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协作活动,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娄正前说:“一个是建立了全流域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制度;第二个就是体现了物种保护和生境保护相结合的这种生态的理念;第三个方面坚持将长江江豚就地保护为主,兼具了迁引地保护相结合,迁引地保护还有一个优势,提升物种的环境适应能力,避免近亲繁殖。”
为了"礼让"江豚,南京曾在修建锦文路过江通道时,取消了原设计方案中在江豚保护区水域内修建桥塔和桥墩的决定,这种保护理念也延续到了本次决定中:将引入"豚评"机制,对长江江豚及其生境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落实避让、减缓、重建等保护措施。钟连勇表示,“我们立法当中要兼顾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和江豚的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的船舶通行的速度,船运垃圾等等,还有长江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做了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远眺长江
另外,三市都在决定中将每年的10月24日确立为各市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日,明确将共同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科普宣传教育。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任仕金告诉记者,在马鞍山中心城区就可以观看到江豚,通过这次立法,他们提出加强马鞍山观豚目的地的建设,打造马鞍山观豚的特色名片。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李秋雨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