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江南京段,有市民拍到了成群的“红眼鱼”,一排排沿着江边来回游动。这是什么鱼呢?
这种鱼学名叫赤眼鳟,有些地方也叫它红眼鱼。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技术专员丁兆宸介绍,它们更喜欢出没在浅层的水域,不挑食,什么都吃。比较漂亮的赤眼鳟会在岸边觅食、游荡,这个现象充分说明禁渔初见成效,大型掠食鱼类和中型的杂食型鱼类频频进入大家视野。
研究人员提醒市民,如果在江边发现赤眼鳟,不要随意投食。丁兆宸表示,从食物链上来讲,赤眼鳟是一个江豚的饵料鱼类。赤眼鳟频频靠岸的话,万一江豚为了捕食赤眼鳟冲滩,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伤后果。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开展,长江生态不断改善,渔业资源逐渐恢复。今年6月份发布的《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显示,2021年起,长江南京段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中,发现了拟尖头鲌。此前,在《江苏鱼类志》和往年南京的调查中均无相关历史记录。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表示,这个鱼是江苏省的一个新记录。这两年随着大保护,它在江苏段,特别是南京段的分布活动扩大了。今年以来,他们在多次的调查里发现长江刀鱼的数量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适当的季节,而且有比较大的个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