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的消息引发众多讨论。一些高校不仅校门、图书馆等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教室也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考勤,学生发呆、玩手机都能被感知到。
近年来,很多学校利用人工智能解决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管理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尝试进入"刷脸时代",大多用于门禁刷卡、食堂支付等场景。人脸识别系统也发现了不少进入校园的犯罪嫌疑人,为平安校园建设作出了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的课堂上,人脸识别还被应用在学生的学情分析上,系统精准捕捉学生课堂表现的过程数据,为教师教学做信息化分析。有的高校还在教室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除了能自动识别学生的出勤情况外,还能够实现对学生课堂听讲情况的全程监控,跷课、上课玩手机都逃不过它的"法眼"。学校称此举是为了减少学生逃课、早退、花钱找人代课以及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怎么看待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进教室呢?
大学教育,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该承载的内容是信任、尊重、诚实等人文精神,而不是“不听课就把你拍下来”这种机器指令式的惩戒规训,用镜头拴住学生,能提高课堂质量吗?
对技术不可误用,对教育不可误解。教育更需要的恐怕还是春风化雨的耐心与定力,而不是一两项高效“管”住学生的黑科技。
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要使用人工智能,更要安全地使用人工智能。而要实现这种安全既要靠自律,更要靠法律。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那么由此产生的立法还有多远?只有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安全、可靠、可控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教育部已经关注此事,正在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人脸识别进校园,学生的生物信息,会不会遭遇外泄?可不可能被用作校园以外的地方?学校有没有足够的隔离与防范能力?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落地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出现成熟化的、能够因材施教的商业应用。在这个阶段,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研究,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技术规范,让“互联网+教育”的路在安全的前提下越走越宽。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正美 倪习娟 编辑/贝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