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想要仿制出一件一模一样的,何其之难!近日,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成功仿制出素纱单衣,重量只有49克。
1972年素纱单衣出土时,已经深埋在地下2000多年,环境骤变导致纤维强度大大降低。长期展览,也使得作品暴露在阳光、氧气中,加速了纤维的老化,原件十分脆弱,仿制工作迫在眉睫。就这样,湖南省博物馆找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然而整件单衣“薄如蝉翼”,仅仅49克,轻,且易破,仿制工作充满挑战。
仿制团队成员南京市非遗传承人杨建顺解释:“第一个丝很细,是我们平时的丝的五分之一。拿在手上几乎看不见,丝太细就容易断。我们只有凭手感才能摸到这个地方有根丝。再加上它经纬密度要求相当严,一公分控制在五十梭、六十梭,不能多也不能少,不像其他一公分多个两三梭,下一公分可以补救过来。”
即便是由工艺美术大师、南京市非遗传承人杨建顺亲自操刀,难度也十分大。用力大一点,丝就会断;用力小一点,就会导致丝线松紧不一,纱上留下一道道路子,成为“次品”。为此,杨建顺每天站在织布机前练习织纱,培养手感,寻准最恰当的力道。就这样,三个月后,当织出的每一块小样都没有瑕疵时,他才开始正式的仿制工作。同时,他还自己设计改造机床和配件。
杨建顺说:“我们之前用的是铁梭子,两头是铁的,分量太重,我们把它改成木梭子。木梭子非常轻,也没有摩擦的痕迹。”
此外,南京云锦研究所仿制团队还苦寻瘦弱的三眠蚕宝宝,还原了西汉时蚕丝10.2旦到11.3旦的纤度。用电脑测绘,一比一还原素纱单衣的纹样尺寸、细节;经过多次试验,用红茶加染料的方法,还原出单衣多种外力作用下微妙的暗红色。历时两年时间,研究所成功仿制出素纱单衣,在形状、重量、颜色上精确还原,目前已交付给湖南省博物馆,未来将代替原件展览。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吴伊端 严为 编辑/梁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