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全国共20项成果获此殊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类各10项),我省有3项成果入选,其中2项来自我省重点实验室,它们分别是:南京大学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狄拉克半金属——驱动新一代中红外超短脉冲激光研发的利器”(基础研究类)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省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的“超材料吸收器与微流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研究类)。
(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颁奖嘉宾及获奖代表合影)图片来源:中国激光杂志社
中红外超短脉冲激光器在高速通信、精密光谱以及医学传感技术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受材料和器件技术的制约,直接利用谐振腔产生高峰值功率、可便携的中红外的超短脉冲仍处于探索阶段。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王枫秋教授团队首次利用中红外抽运-探测技术系统研究了三维狄拉克半金属薄膜材料的超快光学性能,论证了狄拉克半金属是制备高性能中红外脉冲激光器的理想开关材料,填补了中红外光电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空白,对推动中红外脉冲激光及光谱技术的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4)。
折射率传感技术是生化传感应用的代表性技术之一,目前,超材料结构被广泛用于太赫兹传感器,因受限于太赫兹波的长波长和电磁场分布的特点,传感灵敏度难以提高。省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陈沁研究员团队提出超材料吸收器结构与微流通道一体化集成的折射率传感器方案,相比于常用的消逝场光学传感技术,性能显著提高,在4-9 THz波段展现了高达3.5 THz/RIU的灵敏度,可实现折射率变化小于0.002的检测限,传感机制不限于太赫兹波,还可以扩展到红外和可见光波段,对推进光学折射率传感技术在生化检测分析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Laser & Photonics Reviews》(IF= 8.434)。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推选由中国激光杂志社自2005年开始发起,旨在介绍国内科研人员在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光学相关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光学成果的传播。本次2项代表性成果的顺利入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光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水平和实力。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