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0日),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了解到,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8所在信息通信领域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高校日前齐聚该校,研讨集成电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专家教授分别结合《专业导论》《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实践》等课程,分享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专业导论》是集成电路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北京邮电大学以“引导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培刚介绍:“让学生想:提到芯片你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学生就会讲:华为。因为华为有麒麟芯片。这样,他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南京邮电大学将集成电路专业课堂搬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多家头部企业,将企业难题作为科研课题,通过案例的结合,实现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入。
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肖建介绍:“我们把学生带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集成电路展厅,让他亲身感受一下,从沙子到芯片的这个过程。我们讲‘润物细无声’,从我们技术的紧迫性、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创新到自己的规划,他逐渐会感受到其中的思政元素。”
专家教授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校的集成电路专业,更需要培养出爱党爱国、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戴显英说:“通过课程思政来引导学生发挥我们的工匠精神、科学精神。我们用了一个成语‘点石成金’,石就代表石头,金就代表我们的芯片,代表集成电路。”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史哲铭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