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曾经携梦踏进大学校园的他们,如今要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青春激昂的风采背后,他们都有着怎样的成长的足迹?优秀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点滴的积累。今天(6月15日),让我们走近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听听他们的求学故事。
自强不息战病魔的少年本科毕业了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杨皓在毕业典礼上发表现场感言:“南工大是一所充满温暖的学校,在这四年,师长、同学亲切地为我撑伞,弯不下腰系鞋带时,室友帮我;爬不了楼时,同学背了我;经济困顿时,学校资助了我;迷茫沮丧时,老师开导了我……你们的关爱让我在无数疼痛的日子里燃起希望,鼓励我坚定地走下去,谢谢,谢谢你们!”
杨皓是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1804班的学生,6月13日,他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专业排名前5%,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被推免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谁能想到,优秀的他12年来饱受病痛困扰,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带来的剧痛,半年前经历了双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受激素影响,他的身高始终停留在一米四,激素药还导致免疫力低下,脸颊不明地肿大,多处关节变形,疾病的折磨从未离开过。然而,病魔并没有击倒他,反而让他立志:研发新药,帮助和他一样的患者。
杨皓告诉记者:“遇到困难不怕,怕的是我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觉得经过这么多磨难以后,我已经有勇气在面对更大的困难时,从泥潭里扑腾上岸。”
博士毕业生用古文致敬10年求学路
“壬寅槐夏,是以成文。宗师毕至,英才群集。孺子幸甚,即温听厉。虽非大作,然以硕博六载成一家之言,而得博士之学位。奋楫笃行,臻于至善。慨然叹然,遂作此文。以念吾师之恩,以感吾亲之养,以忆同窗之情,以记吾所亲历。”
机械学院博士毕业生刘喆用1934字的古文将求学经历和毕业感想娓娓道来,从小学开始就热爱古文的刘喆,熟读《古文观止》《说文解字》《诗经》等经典书目。
刘喆说:“我的父亲是一名语文老师,从小带我看古文听古文学古文,所以对我有种耳濡目染的影响,最终,在我博士论文的结尾,用古文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求学经历和感恩,也是我对这十年求学的坚持和圆满。”
刘喆坦言,2012年他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求学,4年后本科毕业时选择了硕博连读,初次接触科研时,感到非常迷茫,在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刘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表了6篇高水平论文,2次参加ISSI国际结构完整性会议,2020年还成为该会议评选出的全球5名“最佳学生论文奖”获得者之一,2021年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远赴丹麦技术大学深造。“学成归来日,吾辈报国时。”深得国家资助远学的恩惠,刘喆十分感激国家的栽培,也进一步坚定了走科研的道路。目前,他已在“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关研究实现了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大幅提升。据悉,该项研究的落地应用在国内还是空白,刘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为该应用在中国的落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刘喆说:“我的科研偶像是钱学森先生,当年钱学森先生毅然选择回国,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科学家,虽然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为他,但他是我在科研路上一个永远的目标,我将以他的行为为榜样,在实现价值的同时,对祖国做出自己的科研贡献。青年自强,国有所望,大争之世,争于心志。在当今世界,我愿意尽吾智,强国之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仇煜 通讯员/朱琳 杨芳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