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军事特别报道:海岛“南泥湾”——不沉的补给舱

2016年04月23日 11:23:00 | 作者:田柳 王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王松岐 米晋国 来永雷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4月23日,在海军成立67周年之际,荔枝新闻全媒体记者田柳、摄像刘欣,受海军北海舰队的邀请辗转鲁辽两省,横渡黄海、渤海,探访了“海疆明星岛礁”——刘公岛和海洋岛。海洋岛是黄海北部距离中国大陆最远的一个岛屿,东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北与长山列岛毗邻,素有“黄海前哨”之称.但由于地质条件特殊,风大又缺水,吃上新鲜的蔬菜成了海岛上最大的奢侈。然而,经过守岛官兵多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山被开垦成为了农场,海洋岛上官兵吃菜的难题终于解决,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座海岛“南泥湾”。

  

  为了了解海洋岛上的战士吃什么,我们来到了岛上的南洋农副业生产基地。这里有不少蔬菜大棚,每个大棚长度在100米,种植的蔬菜达到了30多种,但是你很难想像,十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在黄海最东端的这个不足19平方公里的小小海岛,由于地质条件特殊,风大又缺水,吃菜成了海岛上最大的奢侈。在海洋岛上曾经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海洋岛上路不通,光吃冻肉和大葱,海洋岛上两盘菜,吃完罐头吃酸菜”。由于这里距大陆比较远,行船不便、补给困难,岛上地质土地极少,基本是大石块,因此,很少吃上蔬菜的守岛官兵们曾因营养跟不上而患上了各种疾病。

  海洋岛南洋农副业生产基地一级军士长朱成敏告诉记者,回忆起那些年,战士们吃菜基本就是靠大陆供给,有时候遇上天气不好、海况不好,蔬菜无法顺利抵达,就每天豆腐就着白菜。而夏天的恶劣海况加上舰艇上的温度高,常常使得运来的鲜肉都变了味道。

  在这个海洋岛上,年均7、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133天,雾大风大常常让蔬菜难以按时上岛,为解决吃菜难的问题,驻岛官兵从1997年开始便利用业余时间动手开荒,在岛上建立了一座农场,他们把它命名为“南洋农副业生产基地”,有趣的是这些海岛战士还把每个蔬菜大棚都起了个舰艇名字,比如茄子大棚叫“大同舰”、蘑菇大棚叫“抚顺舰”等等。

  以前一片布满乱石的荒山,如今已具有6个蔬菜帐篷,13亩山地,种上了很多果树和其他的观赏性植物。你很难想象,这里的每一寸土都是驻岛官兵从其他地方背过来的,还有好多是探亲休假的战士从自己的家乡、祖国的四面八方带回来的土壤。而这里的每一块菜地都是守岛战士们靠双手、靠大锤砸出来的。因为在这里,机械用不了,也没有机械化可以用。

  经过一代代官兵的共同努力,南洋基地大棚的丰收不但能够让海军部队自给自足,当岛上的居民遇到海况不佳、运输受阻的情况时,南洋基地也为老百姓提供蔬菜。如今,基地还引进了“冠茄”、“圣女西红柿”等适合海岛特点的高产优质蔬菜品种,被誉为“海岛南泥湾”。当然,在这一颗颗勃勃生机的蔬菜背后是守岛战士们的辛勤汗水。因为6个蔬菜大棚和13亩菜地一共仅不到10人打理,这是二、三十人的工作量。当然,这里还不仅仅有蔬菜,还养殖了鸡、鸭、猪、羊等。

  海洋岛南洋农副业生产基地战士英浩告诉记者:“在这里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以后我觉得这里是最能锻炼人的,军人好比一块砖嘛,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这里我觉得更能显示出一个军人的意义”。身为海军,英浩说自己至今还没有上过舰艇,但渐渐地,他释怀了。因为,养猪养羊也出战斗力,菜地也是阵地。农副业生产搞好了,战友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就能更好地驻守海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从小岛的战略意义来看,今天的南洋生产基地也将成为作战部队最有利的后方补给基地。比如在应对恶劣天气补给船无法上岛时,比如战时海上运输线遭到攻击破坏,这里就将成为“不沉的补给舱”,所起到的作用将不可预估。可敬可爱的海军的守岛官兵正是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海洋岛的土地上耕种着强军梦、海军梦。

  更多军事相关报道请点击:中国海军67周年专题

  进入专题你可以参与趣味游戏《舰船大战》,看看谁击落的敌机最多?每天的前三名将获得荔枝新闻为你准备的精美礼品,还不来证明你的实力!!

  参与游戏的小伙伴还有机会通过抽奖得到全国限量发行的亚丁湾护航纪念封,全国仅有6000张哟!这个纪念封是纪念我国海军北海舰队第一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专门制作的,里面有所有经过国家的邮戳。非常具备收藏价值!!

  同时大家还有机会通过抽奖得到限量版的海军军帽。

  很心动有木有!赶快转发本文告诉你身边的军事迷,让你们友谊的小船变为能开火的航母吧!是铁粉就赶快行动起来吧!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