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文/王晟
金秋的大西北,戈壁茫茫,胡杨金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秋色绚烂,却常被“10、9、8、7”的倒计时打破小城的宁静;
白云悠悠,却常有雷霆千钧、喷吐烈焰的火箭划过湛蓝的天空。
在这里,“东风”导弹横空出世,“东方红”卫星冉冉升起,中国的航天梦从大漠中破土而出。
在这里,杨利伟等11位航天员前赴后继,开始了中国人圆梦九天的壮丽征程。
在这里,“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相继发射,刻下了我们探索太空的历史坐标。
这里是全球高密度发射的航天基地。这里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精神圣地。
2019年,我们迎来新中国70年华诞,又恰逢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创建61年。在这个重要时刻,荔枝新闻记者原本计划再赴这座戈壁小城,寻访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足迹,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我们特意用这篇文字,用以往实地采访的记录和新近披露的更多历史资料,在中国即将迈入“空间站时代”的节点上,与您回顾和展望这座航天之城的光荣与梦想。
戈壁滩上起“东风”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取名源自甘肃省酒泉市,但是实际位置却在甘肃省外、祁连山以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这是一片戈壁中的绿洲,一座专门为航天而建的小城。因为曾经的保密代号为“东风”,这里又称作“东风航天城”。
十多年前,荔枝新闻记者第一次造访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公路两旁一望无尽的戈壁滩。
渐渐地,远处地平线上冒出了一栋四四方方的高大建筑,蓝白相间的颜色在通透的空气中格外醒目。
这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标志——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93米的高度,相当于一栋30层楼的大厦,是亚洲最大的单层建筑。
在这座厂房里,巨大的“长征二F”火箭就像搭积木,一级一级地垂直组装,并与“神舟”飞船“箭船合体”。
经过严格的地面测试后,厂房78米高的T形大门缓缓打开,58米高的火箭顶着飞船,通过转运设备,缓缓地移往远处的发射塔架,并将在那里完成燃料加注等最后准备。待发射时机一到,火箭就会爆发出雷霆之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
火箭与飞船的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被称为航天发射的“三垂一远”。荔枝新闻记者曾经在美国卡拉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看到了类似的布局——那里著名的39号发射台,不仅把人类送上太空,更是在1969年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
2008年8月,神舟七号发射前的火箭垂直组装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虽晚,但起点很高,1992年9月21日刚刚立项,就瞄准了世界航天先进水平,在酒泉中心原有的基础上,新建了载人航天专用发射场地。雄伟的发射塔、蓝白相间的垂直测试厂房,以及周围附属的车间、设施设备,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拔地而起的。
为什么是酒泉?
目前我国已有四座航天发射基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及21世纪新建的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中国人圆梦九天的起点选在酒泉,绝非偶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介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论天时:这里属内陆沙漠性气候,多晴少雨,云量小,日照时间长,每年适合航天发射的时间长达300多天。
论地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场。它有完善的测控、通信、气象、运输、电力设施。而且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视野开阔,对跟踪测量的限制小,发射前后航天员应急救生条件极好。
论人和:早在神舟飞天之前,酒泉基地已经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运载火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基础。
更重要的是,酒泉作为戈壁滩上建起的航天港,这里的航天人早就有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
航天城历史展览馆内,记载了上世纪50年代的“创业史”:
1958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弱水河畔,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试验靶场。
在当年这片生命禁区里,冬季最低零下34℃,夏天地表最高60℃,年平均降水量仅40毫米,“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春季风沙起,风吹石头跑”。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蓝天作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当干粮”。
最艰苦的是缺水。建设初期,水都是从几百公里外用火车拉进来,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盆水。洗澡根本是奢望,衣服长期不能洗,都是一层层的汗碱。
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誓言,中国航天人硬是在大漠戈壁建起了一座现代化航天城。他们中的很多人把青春,甚至生命留在了这片热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安葬着760余名为祖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的英烈忠魂。黄沙漫卷,热血丹心,这是航天人的精神丰碑。
直至今天,每逢重大发射任务,航天科技工作者们都会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坚定信心,汲取前行的力量。
天路漫漫,越飞越“爽”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从酒泉发射升空。
第三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与第一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陈冬,在进入太空后有这样一番对话:
陈冬:“哇,漂亮!”
景海鹏:“爽不爽?”
陈冬:“特别漂亮!”
景海鹏:“我问你爽不爽?”
陈冬:“爽……哈哈哈!”
这段航天员的“私房话”,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头条。网友们喜欢他俩的真性情,羡慕他们能在九天之上饱览宇宙美景。
时间回拨到2005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出征太空。火箭从酒泉基地发射后20多秒,舱内直播画面传输出现了迟滞和定格,画面上的杨利伟“一动不动”。尽管知道是信号传输问题,指挥大厅里的气氛还是有些紧张。大家纷纷起身,紧紧盯着大屏幕上模糊不清的画面:
“逃逸塔分离”“好!”人们欢呼;
“一二级分离!”“好!”又是一阵欢呼。
“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对对,看到啦!”
每一次节点的观测报告,每一帧模糊画面的细节,都给了大家更多宽慰和鼓舞。
“神舟五号报告,整流分离正常。”无线电里终于响起了杨利伟的声音。
人群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测控部门确认,“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然而,人们后来才知道,杨利伟镇定的声音背后,是令人恐惧的26秒。
据杨利伟回忆,当时火箭发动机与箭体之间产生了8赫兹左右的低频共振,而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格外敏感,五脏六腑都在跟着震颤。急速升空时航天员已经承受着6G的过载(即6倍于自己的体重),又叠加低频共振,早已超出常人承受的极限。
此前地面的千百次模拟都没经历过这样的状况——毕竟谁也没有坐过火箭。
26秒,度秒如年。
杨利伟说:“我当时在上面真的感觉要坚持不住了。”
“神五”归来,针对杨利伟反映的共振现象,航天技术人员花了一年时间做了专项攻关,到神舟六号发射时情况已经大大缓解,神舟七号之后已经完全感觉不到。
陈冬是幸运的,这位新一代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一号”升空时,仿佛“坐上太空高铁”,全程平稳。
“抛整流罩时,飞船立即沐浴在阳光里,座舱一下子亮堂了。”陈冬扭头看了一下舷窗外,正是艰苦训练中他在脑海里不断幻想自我激励的美景:
一半是深邃的太空,一半是蓝白相间的地球,天地交汇之处是一道蓝莹莹的优美弧线。
“爽!”
从杨利伟首飞的咬牙坚持,到陈冬飞天的神清气爽。这背后,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的精益求精,不懈努力;是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火箭:作为“神舟”飞船的运载工具,“长征二号F”系列火箭,可靠性指标0.97,安全性指标0.997,是我国可靠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经过上百项技术改进,“长二F”系列火箭现在性能更加先进稳定。
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增加了各种新研制的设备,原有设备几乎全部升级,可以适应载人飞天、出舱活动、空间交汇对接等多种任务,安全性、可靠性大大增强。飞行全程,航天员体验更舒适。以往针对不同任务,每一艘“神舟”都是专门研制,随着技术状态逐步稳定,以后将转为批量生产。
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已有的综合发射工艺流程和地面设施设备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以光学测量设备为例,从模拟化向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升级,未来还将实现自主化运行。靠它监测火箭飞行数据,判断运行轨迹可以更快更精准。
“让挥舞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
酒泉,见识过一飞冲天的壮美,也见识过航天人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2008年岁末的珠海航展上,荔枝新闻记者见到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就在这一年的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就是挥舞着它从太空向世界问好的。
16开纸大小的国旗非常厚实,是用当时流行的“十字绣”工艺制作,为的是在无风无重力的宇宙中也能完美展开。小旗杆则加粗加厚,让穿着出舱服,戴着大手套的宇航员可以牢牢握住。
这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上百个系统的航天科技人员你绣几针,我绣几针集体赶制的。大家没想到,为了挥动这面国旗,竟会一波三折,甚至惊心动魄。
2008年9月27日16时33分,“神舟七号”乘组按照指令,释放飞船轨道舱压力,准备打开舱门。在地面做了无数次试验准备之后,翟志刚信心满满地转动手柄,没想到舱门丝毫未动。原来,飞船其它设备材料还在缓慢地释放气体,舱内的气压仍然高于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在刘伯明的帮助下,两位航天员花了很大力气总算打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舱门。
突然,舱内警告音响起:“轨道舱火灾!”
火灾?这是所有航天器最不能承受的灾害。
留守的景海鹏赶紧检查火情。刘伯明当机立断,把国旗递给翟志刚。地面指挥大厅听到了他们这样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北京时间16时44分,全世界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在黑色的宇宙帷幕之中,身着白色“飞天”航天服的翟志刚,挥舞国旗,向中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那面凝聚了无数人感情的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无比鲜艳。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在中国各个城市的街头屏幕前,在商场的电视柜台旁,在千家万户的客厅里,人们欢呼、鼓掌,久久不绝。
安心的消息一并传来:火灾告警属系统误报,“神舟七号”一切正常。
返回后,3名航天员说,他们跳过了原计划中先取回舱外实验装置的步骤,提前在太空展示国旗,只是因为:
“如果真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当作我们的永别吧。”
翟志刚19分钟的太空行走,意味着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中国也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空间出舱。这将在今后的飞行任务,特别是在空间站建造维护中至关重要。
看似浪漫的飞天舞步,从来都是航天事业中最具风险的科目。
人类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因为太空服膨胀,险些无法返回飞船,他的心率一度猛增到190。美国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怀特,在阿波罗1号的测试中遭遇火灾不幸遇难。
据目前公布的资料,在人类挺进太空的历程中,全球已经有几十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然而,先驱者的磨难从来不会吓退后来的勇士。“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们,以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永久载入中国航天史册。
“馆长,明天见”
东风航天城内最著名的小楼,就是航天员居住的问天阁。每当“神舟飞天”的任务来临,航天员们就会从北京飞到酒泉,入住这里。走出问天阁,就是圆梦园广场,发射前的出征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人们至今记得,2003年10月15日清晨,第一位出征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这里带着自信的笑容,与欢送的群众们挥手道别,坐上专车前往发射场。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出征仪式之后,在酒泉中心的发射塔架上,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凌晨6点,杨利伟和几位战友静静等待进入飞船的指令。风吹过塔架,发出的轻微金属声,脚下巨大的“长2F”火箭已经加注完数百吨燃料,蓄势待发。
挥别刚才欢送的热闹场面,此时的众人沉默不语。
负责关舱门的工程师想调节气氛,问杨利伟:“知道当年给加加林(进入太空第一人)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在干啥?”
“不知道。”
“他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
接到进舱命令,杨利伟最后检查了一遍飞船,笑着对关门的工程师说:“馆长,明天见!”
不必惊讶杨利伟的镇定和幽默。地面医保监测显示,从进入座舱到发射升空,杨利伟的心跳几乎始终在每分钟76下。这样的心理素质,让航天专家们赞叹不已。
2003年,其实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多事之秋”: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
5月4日,俄罗斯“联盟”飞船返回时“跑偏”400多公里,险酿恶果;
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爆炸,星箭无存,现场21人丧生……
而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才刚刚叩响太空的大门,前途未知,风险难料——航天员们难道没有担心,总是这么自信?
2005年前往酒泉发射场之前,杨利伟回了趟家和妻子父母说说话,大家默契地避开谈论任务,父亲一个劲地抽烟,母亲欲言又止。几经斟酌,他拿起电子闹钟,故作轻松地对妻子说:“你还不会调这个表吧,我教你。”妻子一把抢过闹钟:“不,等你回来给我调!”
2012年,刘洋得知自己入选“神舟九号”乘组,将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她思考再三,跟丈夫做了交代:“如果我回不来,你要代我照顾好父母,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你要找个会做饭的妻子,代我照顾好你。”
同样入选“神九”乘组的航天员刘旺,知道母亲既骄傲他的事业,又担心上天的风险,所以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妈妈实情。
……
每一位即将升空的航天员,大抵都有自己的心路故事。然而他们在出征仪式上,在进入飞船后,在即将升空的时刻,看上去都是那么的泰然自若,沉着冷静。
杨利伟在自传《天地九重》中是这样总结的:“当确定自己要上天执行任务,航天员们不会再去想“重大意义”和“神圣使命”,这些早已内化于心。从进入酒泉发射场到在飞船中等待起飞,一切都已经“放下”,平稳心理,冷静从容。大家此刻想的都是飞行程序,全身心投入才能执行好任务。
他说:“我相信自己接受的严格训练,相信我们的科研人员的智慧和付出。”
2016年,“神舟十一号”乘组在33天的太空飞行中,经历过一次天地通讯故障。天地之间说不上话,犹如风筝断线。景海鹏让陈冬在摄像头前写下“无线电通讯故障”,提醒地面飞控中心。怕大家担心,还加了句“我们很好,请放心。”
当故障排除,语音通信恢复,两位航天员相视一笑,继续工作。
地面总指挥和专家们称赞二人有条不紊,镇定自如。
他们再次道出了所有航天员共同的心声:“相信我们的科学家和飞行器,一定能把我们安全送回家。”
这些航天事业的幕后英雄啊,正是他们,可以为攻克难关、排查隐患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是他们,在发射场、飞控大厅、着陆场尽职尽责,和航天员们一样精准地完成每个程序,为天上的同事保驾护航;是他们,在火箭咆哮腾空时忘情欢呼,在迎接英雄凯旋时总是止不住欢笑和泪水。
他们可能已经白发苍苍,却还老骥伏枥坚守一线;
他们可能年纪轻轻就独当一面,却对家人一再亏欠……
2008年8月,航天科研人员护送神舟七号飞船前往总装车间
航天员们说,天路迢迢,充满艰险,但是有千千万万科研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陪伴托举,我们身心仿佛一张充满力量的大弓,更加期待射出飞往太空的利箭,代表几代航天人问鼎苍穹。
空间站时代 谁将从这里飞向太空
2019年深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相关的载荷,从天津港转运至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很快将要进行发射场合练。
航天部门的官方微博“@我们的太空”,几乎全程直播。这种巨大的新型运载火箭,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一轮高潮即将来临。
长征5号火箭(资料图)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行测试,到2003年,杨利伟首飞太空,再到2016年景海鹏和陈冬的长期驻守空间实验室。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1位航天员14人次探索宇宙。空间出舱、空间交汇、入住“天宫”、太空授课……浩瀚壮美的宇宙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自2020年开始,借助新型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按计划,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会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全面提升我国载人航天综合应用的效益水平。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段(工艺验证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正在按计划抓紧选拔训练,其他各系统都在按工程总体计划安排抓紧准备。
今后,海南的文昌航天中心,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各有分工。前者负责发射空间站舱段和货运飞船,后者仍将负责发射载人飞船,把更多中国的航天员、特别是从科技工程人员中选拔的新一代航天员送上空间站。
而随着我国积极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空间站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未来,是否还会有外国航天员搭乘中国的飞船,从酒泉出发遨游太空呢?
空间站时代的中国载人航天,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大漠戈壁,志在九天。一枚枚火箭升空,一次次交会对接,作为这个大时代的同行者,我们将有幸见证中国载人航天更多胜利,更多辉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更将随着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薪火相传,与那些彪炳史册的航天时刻一道,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熠熠生辉。
本文除采访内容外,资料来源:
《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作者:兰宁远
《飞天纪实: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 [英]肯·麦克塔格特
纪录片《筑梦太空》
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报道;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我们的太空 官方微博等。
配图来源:视觉中国
想听更多【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
70年·中国声|中车浦镇:百年“老字号”浓缩中国铁路的逆袭之路
70年·中国声|远望号:40余年万里海天牧星揽箭 刷新大洋上的“中国名片”
70年·中国声 | 阿里巴巴:大刀阔斧与“守好井盖” 成就数字经济下的中国体温
70年·中国声| “小岗红”里看中国 “农村改革第一村”四十不惑
70年·中国声|塞罕坝守望者:三代人,半个多世纪 写就一片绿洲传奇
70年·中国声 |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走出跨境物流运输“新丝路”
(“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网络主题采访系列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荔枝新闻、我苏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