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看视频
荔枝新闻专稿(记者/李照 视频/万方 摄像/张斌)
九月的塞罕坝迎来了一年中颜色最丰富的季节。层峦尽染、姹紫嫣红的林间风光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摄影爱好者。
谁也无法想象,这片112万亩的林海在半个多世纪前竟是一片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荒漠。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生态修复试验场,塞罕坝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和努力,打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生态样本,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荔枝新闻记者远赴河北承德塞罕坝,重温三代务林人的足迹,倾听他们与这片林子的不解之缘。
“林一代”任仲元:这辈子奉献给林场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记者在围场县城任仲元的家里见到了当年的第一代务林人任仲元。任仲元今年已经81岁,精神十分矍铄。
25岁那年,任仲元还在一所技校任教,得到调令后,他立即动身赶赴坝上,但眼前荒凉的景象还是让他惊呆了。
“我当时挺纳闷的,我一个学机械制造的,也不懂林业,怎么调我到坝上来呢?”心里犯着嘀咕,任仲元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修理播种机。
作为坝上唯一学机械制造的大学生,这难不倒任仲元,他迅速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时正是农忙季节,一台播种机直接关系着林场的粮食收成。也是从那时候起,任仲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让任仲元决定将一生献给塞罕坝的是那场决定林场命运的“马蹄坑大会战”。林场前两年,造林的成活率并不高。任仲元每天在机器后面弯着腰、趴在地上,从早到晚仔细瞧,终于发现了问题症结——进口的植苗机“水土不服”。
任仲元根据塞罕坝高原丘陵的地形特点改良了植苗机,并把栽歪的苗人工扶正,重新培土,逐一踩实。这一次,植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塞罕坝大规模造林从这时拉开帷幕。
“看着这片稚嫩的绿色,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这辈子就守在塞罕坝了!”这一守,就是整整36年。
“林二代”刘军、齐淑艳: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是风吹林海的声音
塞罕坝人常说,“望海楼”是林场的眼睛。用来望火情的“望海楼”原意是望火,由于森林忌火,在楼上远望仿若一片林海,遂改名“望海楼”。
瞭望百万余亩林海,看一天是看美景,看一年就成了看寂寞。而塞罕坝机械林场亮兵台“望海楼”的瞭望员刘军和齐淑艳夫妇,已经看了13年。
在望海楼,记者没有看到齐淑艳。刘军说,妻子最近在瞭望火情时崴伤了脚。
2006年,刘军和妻子上坝成了瞭望员,每天的工作异常单调乏味,夫妻俩严格按照“不间断瞭望、每15分钟汇报”的要求,重复着枯燥单调的工作。齐淑艳说,进入重点防火期,一天要瞭望96次。
早些年,望海楼的条件十分艰苦,一座简易的红砖房,不通电、不通水,取暖靠烧火。刘军说,夜晚,山上除了风声和野兽的叫声,剩下就是两个人的呼吸声,静得令人害怕。
为了排遣寂寞,刘军开始画画。一座小小的望海楼里挂满了刘军的画作,其中一幅画就是刘军曾经住过的早期的望海楼。
近几年,望海楼引入了现代化的火情观察设备,但依然需要人工实时辅助观测。对于刘军而言,这片林子是他的孩子,也是岁月的见证。
林三代陆建:守护好这片林就是守护好祖辈父辈的心愿
见到陆建是在一个清晨。九月清晨的塞罕坝气温已经只有几度,陆建刚刚跑完了五公里的拉练,他是一名80后扑火员,每天高强度的演习已经成为他的日常。
陆建是标准的“林三代”。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刚成立时,陆建的祖父就来到了这里,成为了第一代务林人。也是在林场,陆建的父亲陆爱国出生,陆爱国成为了一名瞭望员。
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招聘10名大学生“新人”,陆爱国也说服了儿子陆建回到林场,成为一名救火队员。
前几年陆建的祖父去世,遵照其遗愿,祖父的遗体葬在了塞罕坝。
陆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片林子里,塞罕坝对于自己是故乡般的存在,他说守护好这片林子就是守护好祖辈和父辈的心愿,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家。
如今,陆建也成为了一名父亲,儿子在县城刚刚上小学。入秋后,陆建所在的防火队就没有了假期,与儿子极少见面,他不免回忆起了当年自己与父亲聚少离多的时光。
和过去的每一天一样,第三代护林人陆建进入了全天防火备战状态,他和父亲一起,守护着祖辈们用心血培育起来的这片森林。
这是一个三代人跨越半个多世纪接力与传承的故事,从荒原秃岭变成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而成就了全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记者与任仲元老人聊起塞罕坝三代人的努力时,老人兴致所至地用俄语背诵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塞罕坝人燃烧的生命与激情,永远地矗立在这片美丽高岭上,这枚绿色的徽章,也是对祖国最美的献礼。
想听更多【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
70年·中国声| “小岗红”里看中国 “农村改革第一村”四十不惑
70年·中国声 |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走出跨境物流运输“新丝路”
(“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网络主题采访系列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荔枝新闻、我苏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