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中国声 | 阿里巴巴:大刀阔斧与“守好井盖” 成就数字经济下的中国体温

2019年10月10日 11:39: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记者/马驭、杨艺 视频/杨雨薇 摄像/胡云腾)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面积150平方。1999年的一天,16个不同省份的18位创业者在马云新家召开了首次会议,在马云滔滔不绝的梦想和听众的“白眼”中,阿里巴巴悄悄成立。此后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功,让这个地址成为了某种传奇,最早的18个创始者,成为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

  相比于20年前湖畔花园的天马行空,今天,西溪之畔占地450亩的阿里巴巴园区井然有序。每天,成百上千号访客前来参观、洽谈,还有“做梦”,做自己脑中的电商梦。不同的是,人们已经学会为那些滔滔不绝的梦想,给予时间。

  因为它们真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1998年,中国出现了第一笔网上订单。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年销售额超过10万亿,并创造出7000亿的服务营业收入

  从无到有,中国电商只花了20年,就站在了世界之巅。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个值得聚焦与复盘的问题是:电商行业的成功,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有怎样的示范意义?在20年的节点,带着这个问题,荔枝新闻记者走进杭州阿里。

  这个“小黑屋”里走出的中国电商依然初心不改,充满活力,正用它的拼搏与激情源源不断照亮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拓宽传统行业的道路;触动无数地区村镇的神经末梢,用带着温度的力量拉平地区的天堑,创造数字经济的中国奇迹。

电商人的基因 无处不在的“六脉神剑”


“我到阿里的时候,阿里有1000多人,如今已经发展到10万多人,十年后还会规模更大。”穿着阿里文化衫的老员工小桥指着园区门口巨大的淘公仔说。

  张桥刚,花名:小桥,是阿里淘宝大学的培训专家,在阿里已有15个年头,工号2000多号。同事对小桥的评价是:积极、乐观。

  走进小桥的家不禁发现,这里俨然一个小型的阿里文化馆。上市时的敲钟纪念锤、绝版的淘宝公仔、马云签名的锦旗、包括创刊号在内的阿里每一期的文化杂志。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为何会在一个普通员工的家里渗透得如此彻底?这得从头说起。

  与阿里结缘是在15年前。“天降大雨于斯人也。”一次“误打误撞”开启了他的阿里路。2004年因新婚妻子的工作变动,加上浙江东阳老家的父亲身体不好,26岁的小桥决定回到老家浙江找工作。3月的一天,突然瓢泼大雨,一瞅周围,文三路华新科技大厦好避雨!百无聊赖之际,小桥看到楼上一家名字“很奇怪”的公司,在招人。

  没带任何资料的小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咨询。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复试时一个面试官的问题,“你为什么想进阿里?”

  “价值观。”刚在公司门口看过马云演讲的小桥竟一字不差地说出了阿里最初的价值观“独孤九剑”。

  后来小桥知道,那个面试官正是“十八罗汉”之一的戴珊。

  2009年7月,小桥已经成长为一名销售主管。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发现公司内部缺乏分享机制,于是在内网里写了一篇文章倡导建立阿里学习平台,促进“教学相长”。令他意外的是,浏览者有几千人,回帖者有几百人,他当即回帖,邀请感兴趣的同学晚上碰头交流。晚上“十八罗汉”之一周悦红(人称:宝宝)也来了。当晚,头脑风暴形成了一份报告文件。

  四个月后,人力资源部找到小桥,希望他带头创建阿里学习平台。2012年后,阿里学习平台上线,7年过去了平台上拥有了几十万份的视频、文档,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企业内网资源分享平台。

  在阿里工作,创造无处不在。从无到有,不是什么稀奇事儿,要问难吗?

  小桥的回答是:难、也不难。

  他举了一个例子。每年,小桥的夫人王兰在阿里巴巴的纪念日“阿里日”会和老公一起参加庆祝活动。2008年的阿里日,小桥被调往广东一年后,王兰在现场哭出声,她说,“阿里的家属就像是军嫂。”

  压力可想而知了。怎么才能撑下去?不是撑,是点燃心底的激情

  直到今天,小桥都能回想起4月26日,进阿里报到的情景。负责运营的关明生上销售理念课,作为班长的小桥第一个发问“关总,你好!”

  关明生立即打断了他。“只有敌人才会叫我关总,叫我Savio吧。”

  这个小小的瞬间,让习惯了销售行业“洗脑”规矩的小桥,换了眼光去看他所在的阿里。

  第二次震撼很快就到。几天后,马老师亲自登场。“他上课时手舞足蹈,边走边说,甚至会跳起来坐在演讲桌上。”

  那堂课,小桥意识到:上班的愉快和专注,也许并非不可兼得。

  从那天起,小桥心中有关阿里的价值观“六脉神剑”,不需再像面试时只是口号需要背诵,身边的人时不时闪烁的光芒,让小桥的心更加笃定。

  “一年香,三年纯,五年陈”在小桥成为阿里五年老员工之际,他收到了一枚刻着自己名字和工号的戒指。老婆王兰也自费打造了一枚。

  王兰说,每年的慈善活动,王兰都会让孩子们一起参与。潜移默化之间,老公口中的那些抽象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了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教育中。孩子们在学校里愿意平等待人,保持乐观。

  互联网电商企业,让一代代年轻人实现了梦想。更重要的是,作为大潮搏击过程中的胜利者,对抗困境的原力,就在创业者面前。它告诉了长大之前的他们:做什么选择是对的。也告诉成熟之后的他们:继续接近心底的快乐吧。

  这种积极奋斗的时代基因,悄然间传承了下去。

2

传统行业的突破口与新的价值实现

  当然,投身电商行业,有很多种方式。

  小桥的家人最先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机遇。2004年5月,在新人培训班上,小桥接触到国内第一个联通买家卖家的网站——淘宝网。

  培训后,小桥回家兴奋地告诉王兰,“有一个网站,在上面卖东西很简单,想卖什么都可以。”

  “怎么可能!”妻子将信将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注册了淘宝卖家,挂了五本旧书卖。令人意外的是,一个星期后5本书全部卖完。

  2007年,学设计出身、喜爱做手工的王兰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在网上卖自己设计的手工毛绒玩具。造型新颖的蜗牛靠垫,非主流冷淡风的长耳兔子……王兰设计,小桥采购,爸妈手工制作,全家上阵,半年内,王兰的淘宝店就冲到了五钻店铺,每月收入1万多元。

  2008年5月10日阿里日前,公司在淘宝上给员工采购礼物,订了100多对蜗牛靠垫。

  等货到了楼下,大家才恍然大悟,货正是来自于员工小桥老婆的店铺。

  电商时代,王兰让自己的才华找到了与时代最佳的契合点,千千万万个王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成为最早的一批电子商务从业者。与此同时,在新技术的刺激下,传统行业也在悄然变革,一批新兴行业正在诞生。80后程序员唤月(花名)未曾想到自己会离变革这么近。

  唤月进公司5年,他和团队致力于用AI技术为农业赋能,人送外号“猪猪侠”。

  唤月说,“中国猪肉消费量是世界的60%,对CPI影响巨大,但现在信息化水平很低,在丹麦、荷兰,平均一人能管辖150头猪,在中国人均管理50-100头猪。”

  为此,他和团队在四川猪场呆了好几个月,每天四次洗澡、进猪场、调试设备、写程序……用AI技术为猪场记录相应数据,筛查发情母猪,减少人工劳动。现在,这套AI技术平均每天节省了1.5小时的工作量,让每年母猪的年成活率提高了2-3头,预计每年猪场的销售额增加200万左右。

  如今,他们还在做智能蜂箱和AI养羊。

  唤月的冲劲来自于自己的理解:“如果企业只做电商,不会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电商不只是电商。

  他重复了一遍马云在卸任董事局主席晚会现场说的那句:“……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打败对手,而是给世界带来变化。” 

  在采访的最后,这个不善言辞的程序员真诚地说:“你能接触到的是2、3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但中国有14亿人口,他们中很多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我希望自己做的事业能为别人的生活产生一点点改变,甚至给中国农业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如今,阿里是国内第一个将AI技术引入农业的企业。据官方说法,一年后,阿里的养猪数量将达到千万级。无人机和机器人改变了物流运输、人脸识别改变了加密手段……

  在中国大地上,因为电商的产生无数细分领域进一步地细化。社会发展带来了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委正式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等列入法定的职业名单。

  传统行业,在技术的催动下找到了新的潜力点和突破口。

  从小桥到王兰到唤月,他们都在电商时代收获了一种新的实现价值的可能性多年前,当王兰在手工中获得一点小小的惊喜、当唤月坐在大学计算机教室沉浸数字的世界里,一定难以想象,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只有这么短。

  有时我们并不能把握浪潮的奔涌。当你做好准备,总有一阵风会将你轻轻吹起,看见机会在你身边抖动翅膀。

神经末梢与数字经济下的中国体温

   “‘飞鸽’的大梁、‘永久’的车把,‘红旗’的链条,‘长白山’的瓦……”这句流传于河北邢台平乡县街头的顺口溜,是这里无数家庭作坊的写照。曾几何时,各家自扫门前雪,做轮胎的只做轮胎,做脚蹬的只管脚蹬,合作都无从谈起。

  直到5年前,一个名叫王亚琳的男生,想要把当地的童车到淘宝上去。整个平乡县,没有人知道淘宝平台的经营模式,妹妹甚至理所当然的觉得,哥哥是上了别人的当。为了做好一辆童车,王亚琳跑了六家作坊。在寄送卖出去的第一辆童车时,快递站的老板娘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收运费。

  王亚琳和当地的产业集群“触电”后的第三年,他的家乡平乡县艾村,随即获评“中国电商代表聚落”。

  同样的时间发生在山东菏泽的曹县。曹县拥有高达175万人口,这里的贫困人口数量成为全省第一。“触电”之后的曹县改变了身份——2018年,曹县以158亿元的电商销售额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当地,48万余人就近就业了。

  2009年,阿里发现了3个依靠电商平台,带动整个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样本,它把这样的地区命名为“淘宝村”,并走向了主动开发“淘宝村”,输出模式的道路。2018年,全国淘宝村数量达到3202个;全国淘宝村网店年销售总额超过2200亿元。2019年6月底,全国淘宝村数量已经达到4310个,在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中占比接近50%。在这其中,63个淘宝村位于国家级贫困县、800个淘宝村位于省级贫困县。不管是阿里的“淘宝村”,还是以京东、苏宁、拼多多为抓手发展起来的“电商村落”,它们的能量成为了地方特色产业的驱动力。

  无数“野草野花”一般的小镇青年,实现了从农民向产业从业者的身份流动。

  从网络的“村村通”,到3G、4G、5G,我们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密度与速度,却极少了解互联网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产生的张力。

  这种张力,不仅仅是对信息不对称的打破,更在于合理的商业模式,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方式,在神经末梢对于一个地区、一群人生活的改变。

  这种张力拉平了天堑,也逐渐地拉平了每一个人的身份。这是时代给奋斗者的礼物。更重要的,它是数字经济之下的中国体温。

  你是否记得本世纪之初一段时间,中国电商曾被妖魔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成为了对它最大的诟病。

  坊间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国外学者曾推开窗户,质疑中国学生:电商是没有灵魂的商业。街道上鲜活的来来往往,才是商业。

  今天,当你触摸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摸到它的肌理和血管,你会发现商业从未如此生动。电商脚踏实地而充满理想,做电商的人温情有力而目视远方。在今天的中国,它不仅没有冲击实体经济,反而成为实体经济最强大的助推者和引领者。

  1995年,杭州一家电视台做了个测试,到马路上去撬窨井盖,看有没有人会站出来制止。那天唯一一个站出来的,是个瘦削青年。他骑车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便冲到“贼”面前吼道:

  “你们给我抬回去!”

  这青年叫马云。20年,马云也许只有一个,但互联网创业“罗汉”却有几茬:从18个到一万个,从一万个,又到一百万个。

  他们是市场化改革大潮里的弄潮儿,他们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推动者。他们是企业主、是夫妻老婆店,是快递员也是买家。

  20年来,中国电商凭什么发展起来?答案便是,凭这个国家的这批人:聪明地开辟道路的同时,不丢掉那份“守井盖”的心。

  想听更多【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

  70年·中国声|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未来已来

  70年·中国声|“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人的“新盘算”

  70年·中国声| “小岗红”里看中国 “农村改革第一村”四十不惑

  70年·中国声|塞罕坝守望者:三代人,半个多世纪 写就一片绿洲传奇

  70年·中国声 |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走出跨境物流运输“新丝路”

  (“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网络主题采访系列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荔枝新闻、我苏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