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中国声|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开跑就是冲刺

2019年10月22日 16:10: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 /孟煦 沈颖 李梦琪(实习)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上海自贸区从2013年成立,到2014年扩容,再到2019年临港新片区揭牌,版图不断扩大,在投资、贸易和金融等“试验田”中撒播的“创新良种”,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硕果。

  东海之滨小渔村 见证崛起大奇迹

  小学教师陈家昌在退休后又搬回到临港去居住。作为老浦东人,他见证了浦东从一片农田发展成今天高楼林立的金融中心,也见证了临港从一片滩涂变成今天宜居的新城。

曾经的临港,一片滩涂(临港管委会供图)

  “那时候从外滩往对面看,都是低矮的厂房、农田、芦苇荡和密密麻麻的棚户。当时,浦东最高的建筑也就5层,20多米。”陈家昌回忆起30年前浦东的风貌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他在宁波工作,每周都要先坐车去芦潮港,再从芦潮港坐船去宁波。“芦潮港那时候就是个渔村,属于以前的南汇区,村里的人都靠打渔为生。就现在海鲜一条街的那一条路,再往东就什么都没了,就是滩涂、芦苇荡……”

  陈家昌所说的芦潮港在上海的东南边陲,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毗邻东海,南与普陀山、嵊泗、大小洋山隔海相望。在浦东都没有像样的建筑的年代里,芦潮港更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随着开发浦东、上海自贸区成立、临港新片区挂牌,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进这个小渔港。雄伟的东海大桥从芦潮港通向洋山深水港,5平方公里的滴水湖在芦潮港东边的滩涂上围垦而成,现代化的临港新城在滩涂上崛起。


航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如今坐在芦潮港海鲜一条街的大排档里,经常能看到挂着各种高科技企业工牌的年轻人。大排档的老板娘说,几乎每天都有穿着Tesla工服的人过来吃饭。

  没错,特斯拉的“超级战舰”中国工厂就在距离芦潮港约10公里处。

  特斯拉超级工厂 诠释中国速度

  11月8日,首批国产特斯拉试制车正式下线亮相。国产版Model 3和进口版本的外观、内饰完全一样,除了尾部拥有中文标识“特斯拉”字样。从一块钢板到整车,全部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

  2018年4月,深陷“产能危机”的特斯拉来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CEO埃隆•马斯克不得不回到加州工厂,打着地铺“督战”Model 3的生产。太平洋对岸的一个好消息让他喜出望外:4月1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汽车行业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时间表,新能源汽车2018年率先放开。在中国考察多年的特斯拉于5月在上海火速注册独资公司。

  而接下来,便是见证“中国速度”的时刻:

  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合约;

  10月17日,以9. 7 亿元获得上海临港一块1297.32亩的工业用地;

  12月17日接通临时用电;

  12月底拿到第一张施工许可证;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正式开工;

  6月变电站开始建设;

  9月开始大规模招聘,同时开始组建特斯拉软硬件研发团队;

  10月24日一早,特斯拉在官方微博晒出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总装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和冲压车间的图片,并表示,从奠基到预备生产,Tesla上海超级工厂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这样说道:“对特斯拉中国团队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他表示,此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建设、审核速度。

资料图:航拍上海临港新片区特斯拉超级工厂

  “超级速度”背后 有一群“能跑”的狂人

  这样的“超级速度”是怎么跑出来的?荔枝新闻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见到了专门负责对接特斯拉项目的行政审批办主任科员奚晓斌。

奚晓斌接受荔枝新闻记者采访

  从去年7月31日,上海市各部门打响服务特斯拉落地的“发令枪”开始,奚晓斌就开始了被各种“deadline”支配的生活。他需要做的是协调规划、审批、招商、环保、经贸等数个管委会部门,排清事项的逻辑关系,并紧盯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随时帮助协调调度。“相当一部分,只预留出一个工作日的处理时间,用争分夺秒形容一点不为过。”

  特斯拉项目在两个半月内完成土地出让,这比以往的大型项目快了足足一年,而土地出让前“农转非”这关键一步,仅用了几个礼拜时间就完成了。“我们管委会第一时间去报送,各个环节去沟通,负责跟进的同事几乎是‘住’进了市级的审批部门,材料的任何进度都死咬不放,硬生生地配合市级部门在很短时间内把‘农转非’批下来了。”奚晓斌说,这是一个极度考验默契的系统性工程,他们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必须尽最大可能在法律框架内把时间挤压到极致,“这样才能给企业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加快程序进度,临港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选择了“陪跑”。从特斯拉拿到施工许可证的那天起,韩莉他们就开始和企业“并肩作战”。综合验收需要提供什么材料?他们帮着企业一起办;配套施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第一时间出面协调解决。

  从8月16日下午完成平台申报,到8月19日完成全部竣工验收,特斯拉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动力站房综合验收合格证,仅用了3个自然日,刷新了临港地区的综合验收审批新纪录。

  从正式申请到完成送电,仅用时168个工作日,创下了上海同等规模电力配套项目的最快接电速度。

  按照传统流程,特斯拉工厂项目落地需要15个月,实际上只用了5个月。1月10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正式实施,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快了上海工厂的建设。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行政服务中心

  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特斯拉这样的“超级速度”并非特例。11月11日,“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启用,该平台通过集成服务和并联审批,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程度。据介绍,平台的“1.0版本”重点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申报、审批和信用管理,实现100%最多跑一次,100%全覆盖“办成一件事”主题套餐,100小时拿地开工,100%行政行为可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通过一个账号登录“企业政务服务空间”,打通跨部门跨事项的各类数据,实现电商式电子政务新体验。“平台2.0”将于3个月后上线运行,重点聚焦综合监管、风险防控,以及市场准入领域的政务服务。

  产业链企业扎堆入驻 打造智能网联车生产基地

  作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临港片区聚集着许多家复合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产业聚集效应正在凸显。

上海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

  上研智联是一家为智能汽车提供第三方测试服务的公司,其运营的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以下简称:临港测试示范区)是目前国内条件最完善的测试区,可为智能网联商用车、工程车、乘用车等提供城市、郊区、高速公路和港口码头等真实商业模式下的测试。采访期间,荔枝新闻记者看到图森未来、上汽重卡的测试车正在园区内忙碌地行驶。

  “最多的时候有十几辆车在我们这儿测试。”测试示范区的工程师告诉荔枝新闻,这个测试示范区有26.1公里开放测试道路、3平方公里封闭测试区及数据中心等设施,“最具有特色的是,我们有国内最长的500米隧道,和国内最长的500米模拟降雨的环境,从小雨到特大暴雨,可以模拟五个等级的雨量,对不同的自动驾驶车的传感器或者控制逻辑进行测试。”

  11月初,在东海大桥完成L4级别无人驾驶试跑的上海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就是在这个测试场地完成测试的。

上海洋山深水港智能重卡在测试中

  说起上汽重卡项目,可谓是中国汽车人的骄傲。试跑当天,重卡编队从洋山港物流园出发,途经东海大桥,前往洋山一期码头,并在码头实现集装箱智能转运。这是国际上首个成功实现商业落地的5G+智能重卡项目。当时适逢第二届进博会举办,这些“聪明的大家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大量的前期工作。从洋山深水港物流园经东海大桥至洋山港码头,往返72公里的物流环线,涵盖普通道路、高速公路、码头、堆场、夜间大交通流量等复杂场景,每年有60余天还要经受东海大桥上7级以上大风的“考验”。

  上汽智能重卡通过搭载自主研发的感知系统并融合了5G、V2X网联通讯技术,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V2X车路协同、自动编队行驶等先进驾驶能力。


荔枝新闻记者乘坐无人驾驶清扫车通过500米雨雾测试区

  而上研智联承担了智能重卡自动驾驶上路牌照测试、示范运行安全评估工作。在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内,为上汽重卡构建了示范线路模拟测试场景,包括高速道路测试、雨雾模拟测试、隧道模拟测试、低光及GPS失效环境测试、5G、V2X车路协同测试、复杂交通融合场景测试等。

  临港测试示范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连接点,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通信、车辆等方面的产业和研发力量,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行业中心。

  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已签约了包含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四大类型共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去年,临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

  过去6年,上海自贸区经历了从2013年“总体方案”、2015年“进一步深改方案”、到2017年“全面深改方案”三个阶段。其中,2017年3月《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了98项重点改革任务。截至2018年底,其中96项已全部完成。

  想听更多【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
  70年·中国声|中车浦镇:百年“老字号”浓缩中国铁路的逆袭之路

  70年·中国声|远望号:40余年万里海天牧星揽箭 刷新大洋上的“中国名片”

  70年·中国声 | 阿里巴巴:大刀阔斧与“守好井盖” 成就数字经济下的中国体温

  70年·中国声|从“中国硅谷”到“世界中关村”,未来已来

  70年·中国声|“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人的“新盘算”

  70年·中国声| “小岗红”里看中国 “农村改革第一村”四十不惑

  70年·中国声|塞罕坝守望者:三代人,半个多世纪 写就一片绿洲传奇

  70年·中国声 | 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走出跨境物流运输“新丝路”

  70年·中国声|戈壁藏龙志在宇宙,在这里中国圆梦九天
  (“70年,留在历史记忆中的声音”网络主题采访系列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荔枝新闻、我苏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