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网络强国梦]当“90后”遇到90后 有一种红色气质撩你心弦

2017年04月27日 10:20:1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们,坐标南京,是南京大学在校“90后”学生党员。

  他们,坐标南通,是已走过90年人生岁月的老党员。

  从南京到南通,横埂在两代人之间的,不仅是260公里的距离与70多年的时光,还有战争时期的狼烟烽火与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

  就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两代人围坐在一起,促膝对话。当“90后”遇到90后,他们能否读懂老人们神气里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能否理解老人们平实话语背后所蕴含的生命沉淀?他们能否记起面前的期颐老者也曾是和他们一般模样的热血青年?

  尴尬生疏、困惑难解,亦或一见如故、忘年之交?荔枝新闻记者有幸在场,记录下了这场不可复制的对话,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对话感悟。

  徐宣宣:

  随着采访过程的深入,我们逐渐走进了朱爷爷的心里,了解到很多他内心真实的感受、想法和生活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起来。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比较受感触的是,当最后我问他:这个时代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多东西都在变,什么东西是不应该变的呢?他非常坚定地跟我说,就是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坚持是不能变的。共产党员不是在为自己谋福利,他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全人类的解放做出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方玉瑶:

  我们采访的吴爷爷是1924年生的,今年已经93岁高龄了,入党的时候才16岁,身上很多的故事都让我非常动容,比如那个年代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以及他的爱情故事...... 他老伴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干部,他们真的是一对革命情侣,还曾经出版过一本诗画集。我们现在的党员同志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坚持、不断学习进步的精神。

  王凤仪:

  康老已经99岁高龄了,是南通地区目前入党时间最早的人。采访前我有些担心他年龄大了,可能对以前的事情记不太清,去到他家里之后,我确实发现他对一些过去的记忆、细节有些模糊。

  但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因为康老的腰受过伤,是不能长时间坐着的,但他在接受采访时,整个人一直保持着非常挺拔的身姿坐着,我作为一个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这就是一个老兵的精神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陈悦桢:

  我来南通是想听张少卿老人讲他的故事的,但没想到的是,还了解到更早一辈的共产党人的故事。一位叫做吴汉生的老人在张老13岁的时候,就向他传输共产党思想,引领他加入共产党、加入军队,而且张少卿这个名字还是这位吴先生取的,他是这一生对张老影响最大的人。我作为一个入党尚不足一年的年轻党员,听了之后十分感动。

  唐宇晨:

  我们采访了海安的伍爷爷,他说的方言是非常复杂的,我开始就比较担心能不能听懂,结果真的听不懂。不过我的小伙伴非常给力,他回去会1:1的把录音翻译给我,非常感谢。

  另外,伍爷爷的穿着、生活起居都非常简朴,但是特别健谈,对待我们也很热情。虽然已经将近90岁了,还在参加老年大学,每周上三个班,我觉得这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

  尹联:

  在采访之前,我比较担心的是沟通问题,但采访之后,我发现语言障碍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而是我们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历史和背景,并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经历的苦难。

  采访中让我很感动的一点是,老人的身体不太好,一边吸氧一边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战争中,老人的右手和右腿都受伤了,他当时就觉得自己像个废人一样,并不是说难过自己受伤,而是难过不能再继续作战了。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沉痛又感动,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是我们新一代党员应该学习的。

  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打拼下来的,我们不仅要怀念他们,更要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对话95岁老红军:唯有信仰 不惧时光 |记者手记>>

  对话南通入党最早老党员:促膝之间 忘年之交丨记者手记>>


  青年理解了过去,老兵便不会凋零。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在两代人的对话中,不经意间被接力、传承,薪火永续。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