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斜斜角儿饼,又香又韧劲,不圆又不方,尖尖是菱形……”寥寥几句歌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如藤蔓一般牵绊着我的味蕾。
角斜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末宋初,沿海一带的盐产量越来越高,大大小小的盐场,从“小作坊”发展到“三十六盐场”,角斜场就在其中。从烧盐赶海亦渔亦农到田园阡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催生了角斜自成一体的饮食文化。
角斜的“斜角儿”,制作方法跟烧饼差不多,烧饼一般是圆形或者椭圆形,而“斜角儿”是菱形,顾名思义“斜角儿”,更因为反串当地地名“角斜”而闻名遐迩。
“斜角儿”的加工制作一般是在下午,上午做烧饼,下午做“斜角儿”;同样是庄酵老碱,发酵的面团加上碱水揉和,使面中的谷胶蛋白结成致密的网络,使面产生弹性。面团擀成长条形,刷上一层油,撒上盐、味精、猪油渣、香葱……包卷后再次擀制成长条形,抹上糖稀,撒上芝麻,用刀切成有棱有角的平行四边形,将菱形的面坯蘸水后贴在炉膛壁上烘焙成熟。
闻着“斜角儿”的饼香,眼前仿佛看到南黄海的渔夫们带着一身的疲惫满载而归。他们结伴而行,一声渔号一路欢笑。此时,“斜角儿”的饼香在小镇蔓延,已经饥肠辘辘的他们,买上几只“斜角儿”,夹上几块猪头肉,咬上一口,瞬间元气满满,惬意十足;包上两只,揣在怀里,捎给盼归的家人……
循着“斜角儿”饼香,我仿佛又回到了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小镇外烽火连天,小镇里炉火通红,民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把美味的“斜角儿”送往前线,战友们吃得香又甜,小小的“斜角儿”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羁旅四方、闯荡天下的游子,最不能忘怀的就是家乡的“斜角儿”;乡土的味道,早已渗入人们的血液,滋养人们的性情。如今,在角斜的街头难觅原味纯正的角斜“斜角儿”,但只要是咱海安人,听到“斜角儿”那独特的发音,就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