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一女大学生为考研早起,在脚踝处戴电击手表设闹钟叫起床。她把手表电流调到最大电压480V,设置6小时后电击叫起床。然而,手表并未能将她叫醒,她睡了12个小时,醒来后发现自己被电伤。
图为女生的脚踝位置被电破了皮
智能闹钟、语音播报闹钟、电击手表成为最为热门的叫醒服务,这样的手段吸引了许多有着起床困难症“患者”的青睐,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伤害个人身心健康的事件。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类人认为这样的叫醒方式不科学:“我以前也打算买这个,但是想了想,没必要,活着最重要。”“480V电量也太不科学了。”
另一类人认为为了达到目标也是可取的:“估计是白天太累,考研太辛苦了,可以理解。”“考研人哪有不崩溃的?”
电击手表表面来看是对考研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但是追其本质是不考虑客观规律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学生并没有去思考自身的实际情况,就盲目跟随着互联网中的用户进行选择。
违背自身实际的努力,是“丢了西瓜捡起芝麻”。人生路途漫漫,站在如今回忆从前的挫折与苦难,你会发现其实那段经历或许没那么痛苦。考研虽然被许多人在当下看作是人生的一个大事,努力对待当然不会出错,但是将努力用错了方向,岂不是在“瞎折腾”。达成目的的方法有许多种,将自己学习效率提高、增加有效学习时间等等,都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是用电击去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在未来角度回望,无疑是“丢了西瓜捡起芝麻”。
违背生活规律的自律,让梦想之路坎坷不断。个人冲动的情绪先行,理性思考后置的自律行为恰如“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就很难挽回。多少人会在冲动之间下定决心,定出那超越生活规律的目标,打着“自律”的旗号去进行自我洗脑。这样的情绪化行为,看起来不仅不是自律的表现,而且成为了一种丢弃理性的映射。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恰恰相反,会形成一种毫无意义的“内卷”,成为梦想之路的屏障。
违背自然规律的创新,自身并不会成为受益者。睡觉如同吃饭一般,都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客观产物,每天需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白天精力充沛。将电击运用到起床服务,看似是一种创新,但是并不适用所有人。将创新与自然规律相结合会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创新不仅不会提升生活质量,还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没睡醒的大脑并不会为自己提供最高效率的学习,学习的效率应该去追求“质”的变化而非盲目的“量”的积累。
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中,信息连接了多元主体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小妙招”。但是,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已经替代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在互联网这个众声喧哗的场域中,越来越多的“小妙招”充斥在我们周围,评论区中的正向言论激励着我们,或许会让我们不加思考地进行一种非理性的决策,最终成为实现目标的最大绊脚石。
运用方法去接近自己梦想的方式本没有错,错在多数人会在互联网的喧嚣中丢失理性。在进行决策时,不妨给自己留些时间,运用理性而不失思考的处事智慧,才能在追梦路上走得更远。(重庆大学 刘启明)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