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这些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画风朴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画作,均出自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文化站站长、博里农民画大师潘宇之手。几十年来,潘宇不仅自己作画,还教导和带领当地的农民一起创作博里农民画,用画笔勾勒出幸福生活,用色彩绘就了乡村振兴。
从热爱到事业
他的作品被联合国永久珍藏
1963年,潘宇出生在博里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绘画情有独钟,经常用树枝、瓦砾在地上随手画上几笔,啄食的小鸡、飞翔的小鸟,经过他简单的勾勒,变得栩栩如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
1978年,15岁的潘宇第一次参加乡文化站举办的美术竞赛,引起了时任博里镇文化站站长、博里农民画创始人朱震国的关注。“我画了一幅《春天的歌》,画的是农民在田里除草的场景,获得了那次比赛的一等奖,朱站长跟我说,‘小潘,你的美术功底很强,要是继续画下去,以后定会是个美术人才。’”
有了专业人士的鼓励,潘宇坚定了学习绘画的决心,而与朱老师的相识,也让他与农民画结下不解之缘。1981年夏天,县文化馆举办美术培训班,朱震国建议潘宇去系统学习。从家到县城要骑行80多里路,潘宇凌晨3点多就要出发,晚上还要顶着夜幕回家,为了不耽误学习,他干脆在文化馆打起了地铺。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潘宇从绘画爱好者成长为一名农民画画师。在他和一批农民画大师的不懈努力下,博里农民画的特色越来越鲜明,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10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潘宇也入选了淮安市非遗项目传承人。
2013年的一天清晨,潘宇走在田边散步,看到远处太阳缓缓升起,近处一颗大树枝干枝条穿插有序,树下一个村姑放着一群羊,当时就来了灵感,“我立马一路小跑回了画室,画了这副《晨韵》。太阳代表党的温暖,大树枝干代表着各族人民,羊群寓意着吉祥如意。整个画面核心内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2014年初,《晨韵》参加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联合国大展”,当时一共130多幅作品入选,这是唯一一幅被联合国总部永久收藏的作品。
从领跑到育人
36年教导农民画作者260余人
“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想办法,让文艺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独特的作用。”1987年,潘宇授命担任淮安区博里镇文化站站长、博里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农民画辅导老师。当时镇里经济比较落后,农民收入不高。他下定决心,不仅要把博里农民画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还要充分挖掘它的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博里农民画的整体水平,他经常到村民家中指导作画。农民画作者雍成柱说:“才开始画的时候,画得不像,色彩也不鲜明,潘站长亲自来指导我。通过三个月的学习,我终于画出第一幅农民画《奔小康》,后来还被画商看中了,我非常高兴!”
潘宇认为,只有培养更多的农民画作者,才能让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才能让它走向产业化,在丰富农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至今,潘宇从事农民画指导老师已有36个年头了,前后大约教过260多个学生,年龄跨度很大,最大的是82岁,最小的7岁。在这些作者中,还有一些残疾人,通过学习农民画改变了人生。
史中超从小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有一次我在镇上办事,正好碰到潘站长,他很热心的介绍了博里农民画,然后就劝我去参加农民画培训班。”
在这之前,史中超完全没有美术基础,但是潘宇多次上门鼓励他,“潘站长手把手地教我构图、填色,我逐渐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慢慢的,绘画也丰富了我的人生。”
潘宇说:“他们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经济一般都比较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的画越来越好,很多作品还卖出去了。这带给他们的不仅是收入,还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从艺术到创富
成功带动农户走上致富道路
在潘宇的带领下,博里农民画逐渐打开了销路,也迎来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订单。但他并不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纸上作画,形式单一,必须为农民画找到一个新的载体,提高观赏性和实用性。
潘宇的妻子徐玉兄喜欢刺绣,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农民画如果和刺绣相结合,可以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2008年,潘宇和妻子尝试着将博里农民画与传统的刺绣工艺相结合,成立了刺绣坊。夫妇俩一人作画,一人刺绣,将散发着泥土气息、“原汁原味”的博里农民画引入了刺绣作品中。
目前,博里刺绣坊一共有30多位绣娘,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合作,成功带动了农户致富。
博里镇副镇长、诗联协会会长汤玉春说:“博里镇从事农民画创作的有268人,从事刺绣的绣娘有59人。作品销往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022年,实现产值约为660万元。”
潘宇还想方设法,利用博里农民画的影响力来带动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羊肉是博里镇的特产,他免费提供了16幅作品,印在羊肉外包装盒上,不收一分钱的版权费用。“将农民画和羊肉这两个镇上的特产结合到一起,希望达到1+1>2的经济效果来助力乡村振兴,这个想法也是潘站长提出的。”汤玉春说。
近日,潘宇被授予江苏“最美基层干部”称号,作为一名泥土里长出的“农民画大师”,农民画是他终身追求的事业,祝愿他能够将手中的画笔更好传承下去,让博里农民画越走越远!
(我苏网编辑/童婷婷 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