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王晟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引起举世关注。但是为什么他们在新闻报道中被称为“航天员”,而不是“宇航员”或者“太空人”?
这个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称谓,还是一位老人生前提议确立下来的。
他就是两弹元勋、中国航天理论奠基人钱学森院士。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前苏联正在进行太空竞赛,已经各自将人送上太空。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钱学森等人的带领下开始起步。当时科学界探讨未来航天规划时,技术词汇比较混杂,亟需制定统一标准。
比如提起那些赴太空执行任务的人,翻译成中文后,被称为“太空人”或者“宇航员”,中国的叫什么好呢?曾有人提出叫“星际航行员”,有人建议称“宇航者”。
钱学森建议,还是叫“航天员”比较好,因为中国已经有了空、天的划分,这样称呼比较规范。
他还下了一个定义:“航天员”是指驾驶载人航天器和从事与太空飞行任务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人员。它既与航天地面工作人员相区别,也与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其他人员相区别,就像飞行员与航空地勤人员、乘客相区别一样。
事实证明,钱老定下的“航天员”这个称呼不仅符合我国航天科技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也适合汉语习惯,读来朗朗上口。
到了21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出现了自费进入空间站的太空游客。美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一致同意,今后把太空游客统称为“太空参与者”,与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宇航员区分开,以免今后在表述和科研上产生概念混乱。
这与钱学森在几十年前为航天员下定义的严谨思路不谋而合。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杨利伟后来回忆说,平安归来不久,他跟随载人航天工程的领导和专家们看望钱学森院士,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钱老。
钱学森却在众人中一眼就认出了他,亲切地握着他的手勉励道:“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
从那以后,航天员们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归来,他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聆听教诲。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钱老去世。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兰宁远著
《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第05期
《钱学森书信》
本文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官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