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领衔团队解密被子植物起源之谜 被子植物并非突然出现 祖先类群出现在约2.5亿年前

2021年05月29日 17:57:11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在我国内蒙古发现了一个早白垩世植物化石群,揭示了被子植物起源之谜。当地时间5月26日,研究成果在英国《 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科研团队发现的硅化植物化石群,完整保存了植物的三维形态和细胞结构,为研究提供了依据。通过重建化石植物的三维外观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类已经绝灭的植物--盔籽,它的种子有两层珠被,这被认为是被子植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结合谱系分析,科研团队认为,盔籽具有类似被子植物原始类群的结构,是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也就是说,被子植物并不是突然大量出现的。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史恭乐说:“虽然它们并不是真正的被子植物,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被子植物的一部分特征,就解决了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之前是如何演化的,而且这一大类群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2.5到2.6亿年,相当于把被子植物的祖先的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1.3亿年。”

  早期古植物学研究认为,被子植物化石在白垩纪地层中突然大量出现,似乎与“生物演化是渐进的”进化论观点相悖,这次研究成果为理解被子植物白垩纪之前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是中国古植物学对被子植物演化理论认识的重要突破。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吕莹莹、王健安、郑凌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