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雪域胜景加持 林芝写出至美脱贫答卷

2020年11月05日 09:00: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荔枝新闻深入全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颇具特色的市、县(区)或村,把笔头和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实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非凡历程与辉煌成就,生动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拼搏与奉献,展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与温度。 

  荔枝新闻记者/史亚楠 拉萨台/夏涛 剪辑/王旖文

  从拉萨市往东,沿着林拉公路,穿过海拔4700多米的米拉山隧道,当森林取代草地覆盖沿途巍峨群山的时候,洁白的云在湛蓝的天上逐渐聚拢,有“西藏的江南”之称的林芝市到了。

  兼具高原大川的雄伟和烟雨江南的秀丽,令人心醉的美是林芝最显著的标签之一,也是初到这里的人普遍的第一印象。胡雄英是广东省对口帮扶林芝市的援藏干部,2013年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首先就被难以言状的美景吸引。“在旅游层面,林芝所拥有的环境禀赋太好了,虽然它被称作‘西藏的江南’,但这样的景色在东部恐怕很难找到。”

林芝市巴松措 图/东方IC

  坐拥大自然的偏爱,林芝市积极发挥生态旅游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的至美之路。

  观念转变:从砍柴到护林,旅游路越走越宽

  林芝境内有着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野生桃林,分布在海拔2600米至3200米的河谷地带。春季漫山遍野的野桃花盛开得如火如荼,迷醉人心,已经成为林芝旅游的一张名片。而位于林芝市巴宜区的嘎拉村就是靠桃林脱贫致富的代表。

林芝市盛开的桃林 图/东方IC

  嘎拉村是真巴村下属的自然村,拥有林芝市著名的桃树沟,百年以上树龄的野桃树漫山遍野。37岁的村宣传委员尼玛多吉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他的印象里,一开始这些桃树都是被人们砍来当柴烧的,“有时候也把成熟的桃子摘下来带到八一镇去卖,但一箩筐只能卖15元”。就靠砍柴火、捡蘑菇,过去村里人一年到头只能有几百元收入。

  这些宝贵的桃树如何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让村民们富裕起来?进入新世纪,村干部们视野渐开,考虑围绕着桃花搞旅游。既然要吃“旅游饭”,那么就不能再砍桃树了。从2000年开始,村里开始禁止村民砍伐野桃树。多吉记得,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大家不理解:野桃树结的果子又不算好吃,砍了做柴还能解决一年四季的燃料问题,干嘛不让砍?

嘎拉村的桃花节 图/东方IC

  村干部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在嘎拉村的桃花源得到了游客的认可,一炮走红。目前,嘎拉村桃花源景区共有桃树1253棵,去年仅门票收入就有350多万元,户均旅游收入达10万元。“大家可以参与分红,也可以开民宿、做餐饮,还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工作问题,”尼玛多吉介绍,如今尝到“旅游饭”甜头的村民们都成了桃林的保护者。

  嘎拉村所代表的,是林芝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林芝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推动生态保护和富民利民双赢。利用生态补偿政策,林芝五年来累计兑现生态岗位资金3.32亿元,10.12万人次通过生态补偿岗位受益,年人均增收3500元。

  政策保障:建档立卡户靠“旅游饭”脱贫

  同样靠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还有尼洋河畔的巴吉村。

巴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在巴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公示栏,林芝市建立的市级干部包乡,县级干部包村,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户的“三包”制度十分醒目。巴吉村乡村振兴专干宋冬冬介绍,从发展种植到兴建建材市场,再到依托村里的大柏树、措木及日湖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党员、干部不遗余力带领村民奔小康。

  据了解,当地还细化分工,积极组织“千干扶千人”活动,实行挂钩指导帮扶,帮助贫困户寻找发展出路。巴吉村的白宗一家就是被精准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吃上了“旅游饭”,还享受到了巴宜区区长的结对帮扶。

白宗讲述她经历的“脱贫路“

  白宗家一共四口人,她和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原本二人靠打工谋生,虽然不宽裕,但生活还过得去。2010年左右,家里的大儿子长到七岁左右时,被查出患了糖尿病,给孩子看病慢慢在经济上透支了这个小家庭,白宗和丈夫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好在精准扶贫政策让危机有了转机。2013年白宗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扶贫对象。白宗告诉记者,政府出面帮丈夫介绍了更好的工作,家里也可以得到村里包括旅游在内的产业分红,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白宗说,2016年,结对帮扶他们一家的巴宜区区长严世钦在巴吉村的大柏树景区帮白宗开起了一个便民小超市,卖些零食饮料。景区的人流量每个月可以为白宗带来两三千元左右的收入。也是在这一年,白宗家正式脱贫。她高兴地说,现在靠小超市的收入和打工的收入,再加上村里的补贴、分红,完全够花了,什么都比以前好了。

白宗在便民超市理货

  政府不仅帮白宗一家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吃上“旅游饭”,还不遗余力地帮患病的孩子看病,这更让白宗感动不已,“严区长对我们家好,之前他帮我联系内地的医院,让我们带孩子去看病,他说,你们去了以后,如果没钱就告诉我,我来帮忙想办法。”后来,广东援藏工作队出面带白宗的孩子去广州看病,如今治疗很顺利,白宗和丈夫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外部支援:打造旅游扶贫经典案例

  林芝市珍惜中央对口援藏扶贫的大好机遇,高位推进广东省对口援藏扶贫工作,大力实施“强企入林”工程,最大限度争取支持和帮助,鲁朗小镇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处于色季拉山和通麦天险的中间,风景秀丽的鲁朗小镇常常成为过路司机们歇脚留宿的地方。胡雄英2016年从林芝市来到鲁朗镇,现任鲁朗小镇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整个鲁朗小镇的建设我们花了六年时间,从贫穷落后做到了跟上全国全面小康的步伐”,说起小镇的建设,他难掩自豪。

胡雄英在鲁朗小镇的全国援藏展览馆前接受采访

  胡雄英告诉荔枝新闻,顶尖的景观资源是鲁朗乃至林芝发展旅游最大的优势之一,不过这里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其中,习以为常之后,这些美景反而成了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外部支援除了投入大笔的资金用以支持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还着手转变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

  从原来的半耕半牧到如今的靠旅游吃饭,一个个餐馆、旅馆、娱乐项目在鲁朗生根发芽并开枝散叶。“鲁朗小镇可以说是林芝市旅游扶贫上面的一大亮点,在全国来讲也是个经典案例,而且是可复制的。”胡雄英说,通过发展旅游,鲁朗小镇和周边几个村落的面貌翻天覆地了,“现在我们镇政府组织的一些产业甚至都找不到工人了,因为他们家家户户都自己通过各种营生致富了。”

游客在鲁朗体验骑马项目

  据了解,2019年鲁朗小镇的游客量达到82.8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852.14万元,百姓的人均收入2.8万元,接近2019年全国约3.1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9年约1.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75%,这在西藏这一全国“三区三州”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是非常可贵的。

  除了中央对口援藏扶贫,“央企助力·富民兴藏”活动也引进了一批有实力、信誉好、带动强的企业入林芝投资兴业。资料显示,2017年该活动签约的项目就涉及76个,涉及资金2617.07亿元。

民族特色浓郁的鲁朗小镇整洁漂亮

  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短板的不断补齐,生态旅游在林芝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两季+一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家庭旅馆”等乡村旅游项目,累计投入5250万元完成的21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以及分布在各地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工程等,带动1694户5935名贫困群众脱贫。

  截至2019年底,林芝市累计减贫6958户、23893人,贫困人口动态清零,490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7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了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走出了具有西藏特色、林芝特点的脱贫攻坚之路。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