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加入垃圾分类“城市朋友圈” 这些城市的垃圾分类经验值得一看

2020年11月04日 20:01:2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南京由此加入垃圾分类的城市朋友圈。此前,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已相继启动垃圾分类强制政策。那么,在它们的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呢?

  上海:全员参与 全程分类 智能化手段显身手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上海以刚性条款和严格处罚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全国最先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的城市。

  据上海市政府公布的数据,至今年7月,《条例》实施一周年,垃圾分类微信查询平台提供服务2946万余次,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从最初“你是什么垃圾”的戏谑流行到如今“这是什么垃圾”的日常习惯,上海市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形成了志愿者服务、社会监督员督导等全面宣传的体系,启动了全员动员。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上海实施分类的主要经验就在于,政府、专业人士和市民做到了三合一,对垃圾分类的目标有着清醒认识。除此之外,在垃圾分类的源头投放前端,智能化的垃圾分类设备也发挥了作用。自动开闭的投放门、详细显示垃圾投放等数据的电子屏等,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直观便利。

  (感应开门式垃圾箱门 图源/绿色上海)

  而在垃圾分类的收运与处置阶段,上海市构建了“两网融合”的分类系统,即将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个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对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清运中转、终端处置业务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投放点的整合统一,作业队伍的整编,设施场地的共享等等,完善了全程分类的体系。据统计,《条例》实施1年,上海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道路废物箱设置数量优化调整至4.1万余个;累计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

  杭州:创新工作方式 智慧管理城市垃圾

  作为2000年最早一批推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杭州于2019年8月15日发布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紧随上海率先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除了以条例为准线坚持严管重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组织面对面宣教等行动,杭州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还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创新。

  (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 图源/杭州城管)

  在杭州市江干区,为了对清运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由称重传感器、取证摄像头、智能终端、后台管理系统和移动查询APP等五部分构成。垃圾装车时,每辆清运车尾部挂钩内侧的称重传感器都能进行50余次称重,通过计算和对比得到本次清运的垃圾重量,精度可控制在1%以内。同时,清运车上还安装了取证摄像头,垃圾桶的颜色、垃圾桶表层垃圾的成分和作业人员操作场景等情况都会被摄像头“看在眼里”,实时传入数据库,为分类执法和行业监管固定证据链。垃圾运输过程中,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安装车载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当前位置,将其与预置在系统内的垃圾清运路线进行对比,从而监控每条路线的垃圾清运进度。最终,在进入垃圾处置场地前,清运车辆都会进行过磅,系统协同了处置场地的地磅数据,与实时称重的系统数据进行对比,相互补偿,以达到修正垃圾清运量的目的。

  在杭州不少社区里,垃圾房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舒适宜人的花房休息区。比如,为了祛除垃圾房的异味,翠玉社区垃圾房两侧挂满了植物花卉盆栽,在房内也安装了一台臭氧发生器除味,还新增太阳能自动浇灌绿植、电子显示屏宣传、垃圾投放量自主监测、紫外线消毒、感应智能照明等功能。官河社区则在原来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基础上,放置了花架,种上了鲜花,并让小区居民进行“领养”。三个月后,如果居民们垃圾分类准确且按时投放就可以将领养的花卉带回家。

  (垃圾房变花房 图源/杭州城管)

  在杭州市余杭区,通过探索“互联网 + 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回收方式,孵化服务站项目对居民家庭产生的废旧家具、电器、金属、电子产品、塑料、玻璃等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和大件垃圾,实行“一站式”上门回收。2019年,余杭区人口实际增长20万,但垃圾进场量同比2018年减量7.71%,2020年较去年同比再减量9.23%。截至2020年9月底,余杭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总量26.81万吨,日均回收利用量1190吨。

  成都:建环保垃圾回收银行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门户城市,面对日益增加的人口聚居压力,成都也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模式。

  成都是较早推出“垃圾银行”的城市之一。所谓“垃圾银行”,即按照银行“储蓄”的模式,激励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负责运营的公司设计了带二维码的循环使用环保袋,环保袋采取付费领取的方式,每个10元。用户扫码认领回收袋后,回收袋就会与用户绑定在一起。用户需要自行将满袋放至无人值守的自助投放点,并在投放点再次领取空袋、扫码绑定,如此循环。而运营公司的车辆会按计划去各站点收取垃圾、投放回收袋。回收的垃圾在确认分拣之后,获得的收益通过此前用户绑定的二维码可直接返还用户。但回收分拣这一步制定了惩罚模式,若达不到“干净、干燥、无异味”的要求,或加入不可回收物等,用户将会被扣除一定收益。

  在处置厨余垃圾方面,为了实现无害化就地处置,成都市推行了厌氧产沼、好氧制肥、食腐类昆虫养殖、联合生物发酵、微生物化水、酵素生产、油水分离后焚烧处置等厨余垃圾处理方式。在有的小区,剩余的餐厨垃圾倒在专用塑料桶中经过堆肥,还可以变废为宝,成为小区的护花肥。

  (厨余垃圾集中规模化处理 图源/成都城市管理)

  根据住建部的规划,2020年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截至目前,今年年内,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包括南京在内的10多座城市纷纷加入垃圾分类的城市朋友圈,但垃圾分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