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当街暴打女童”之后,网络暴力如何伤及无辜|荔枝时评

2020年06月12日 13:56: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熊志

  (作者熊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一段“女子用自行车撞击并掌掴女童”的视频广泛传播,打人者是谁成为网络焦点。据媒体报道,在视频当事人被网友不断“人肉”的过程中,离事发地1400多公里的郑燕(化名),却莫名其妙地成了“打女孩的恶魔”,“被无缘无故骂了20多个小时”。

  视频中女子暴打女童的恶劣细节,激起了强烈的民愤。对当事人的舆论讨伐,滑向网络暴力,似乎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这种伸张正义的错误方式,恶果顷刻显现,它让一个无辜的女性蒙受了不白之冤。

  接受媒体采访时郑燕表示,要求她道歉,或者直接辱骂的跟帖留言上千条。面对群情激奋的攻击,她想要自证清白极为困难。更有甚者,通过人肉搜索,有人将声讨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她工作的地方。

  尽管网络暴力对郑燕造成了伤害,但某种程度上,她仍然是相对“幸运”的。在官方通报公布后,她很快得以洗脱嫌疑。其他一些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结局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比如此前,北京一家三口因为欠债而自杀,因警方及时救助而免于悲剧,但在网上却遭遇人肉搜索和辱骂,最后再次选择自杀,最终导致二死一伤。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类似的网络暴力并不鲜见。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曾显示,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8.89%。这还只是针对青少年,涉及成年人,网络暴力的比例还要更高。

  与其他网络暴力受害者相比,郑燕的经历还要更“无辜”一些,因为她与事件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纯粹是因为误会而受害。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区别或许并不重要。网络暴力的泛滥,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隐匿性给网民提供了保护,一些人觉得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可以畅快地宣泄情绪,扮演网络法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对真相越来越缺少耐心。在本次事件中,一开始很多人误以为是“女孩捡起骑车女人扔掉的垃圾却反遭暴打”,在调查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就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毫无关联的郑燕。

  网友爆棚的正义心可以理解,但用网络暴力的方式,去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制裁,容易造成误伤。这种手段本身的不合法,也决定了它是以作恶的方式惩恶,根本无法实现正义。而且,动用人肉搜索,将他人姓名、电话等隐私信息公布于众,还涉嫌违法犯罪。

  为了规范互联网生态,去年下发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专门提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这其实是再次提醒,网络暴力有代价。尤其是人肉搜索,哪怕惩恶的初衷再良善,同样可能遭遇法律的制裁。

  其实,对那些热衷于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就“重拳出击”的网友来说,网络确实提供了发言的便利。但在网络暴力泛滥的虚拟环境下,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角色,随时都可能发生逆转,谁都无法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无论如何,网络暴力抵达不了正义,人肉搜索换不来向善的环境。在浮躁的网络氛围中,对陌生人保持一些善意,对真相多一些敬畏,始终不是坏事。

  当然,从网络治理的角度看,除了呼吁网民自律外,相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执法,各类社交、短视频平台,同样得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

  相关链接:

  用自行车撞击并掌掴女童,是母女就可以这么做吗?|荔枝时评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