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小编 / 时雨)
学生党的“求生欲”是怎样的?就是期末成绩还没出,微信已经收藏了十几篇怼亲戚攻略。
你学到的套路估计是酱的↓↓
怼人的段子看起来巨爽,但是,段子敢这么编,你真敢这么怼吗?
一来对长辈不尊敬,二来极易被反制,大姑大姨一拍桌子“问你正经事儿呢,这孩子咋说话呢?”你还不秒怂?
背段子只是纸老虎,我们要“师姨长技以治姨”,有理有据地硬核回怼。
【你当我真的是学渣吗?】
面对虎视眈眈的姑姨,咱们采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策略,先摆正心态,扪心自问——我真的是学渣吗?
平时咱们自嘲为“学渣”,无非是成绩不理想,摆不上台面。但玩梗归玩梗,如果真认定自己就是坨烂泥扶不上墙的学渣,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那就严重了。
考场并不是“非霸即渣”,如果你已经很努力了,却依然被同学完虐,是时候来些解药了。
1、高考:
2017年,国家公布由42所一流大学、140所高校的465个一流学科组成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录取的竞争激烈程度感受下↓↓
也就是说,即便在录取率最高的天津,想考入一流大学,我至少得挤进前7%、淘汰93%的人,何况大多省市录取率仅在2%上下。
如果放宽到一本,在全国大多省市,只要能上一本,我便在前20%的队伍中。如果是二本,基本仍在中上游之列,这算很渣吗?
或许,同学在拼一流大学,我只能保一本;
或许,同学在争一本,我只能保二本。
在这个学校,我确实没有排面,但我并非不是条大鱼,而是身处在更庞大的水域里。
小编当年高考,班级排名一般,最烂的数学还恰好撞葛军大神手里,几乎不及格,但这不影响我大学选了个完全不用学数学的专业,现在给你们开开心心谈人生。
2、大学:
大学里“学渣”分两类,一是信奉“由你玩四年”混日子挂科的,二是有在好好学但仍赶不上大部队的。
如果是前者,不用往下看了,这是真的渣。
如果是后者,上文的“大鱼相对论”(小编自编)仍然适用。
举个极端例子,就算我以全省前100的成绩考进清北,依然有“泯然众人矣”的可能,毕竟那儿强者太多了。
但大学不是“唯成绩论”,拼不了成绩和奖学金,我还能在学生会这样的学生组织里另寻价值,还能参加些专业比赛证明自己的牛X,你能用“学渣”简单粗暴地定义我吗?
【为什么我不想把学习当作生活全部?】
9012年了,让我看看是哪位睿智亲戚还认为 成绩不好=不够努力?
一年就见几次面,我努力了,你没看到,不代表我没有努力。
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离开校园久了,难免忘记了自己作学生时是有多难受。但大过年的,直接举例自己平时学习多痛苦有点毁气氛,不如聊点喜闻乐见的,比如……韩剧呗?
近来在韩创下收视纪录的热剧《天空之城》,讲述了韩国中产家庭如何拼尽全力、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孩子送入顶尖大学的故事,是中韩观众都能产生共鸣的黑色幽默。
在亲爹亲妈地狱般的强压下,考第一是理所应当,考第二≈废物。
“你以为妈妈愿意这样吗?那都是为了你好!”在韩剧里都听得到,太亲切了吧?
好好一对双胞胎兄弟,硬被亲爹关进特别打造的“学习室”里,拿节拍器计时做题,谁落后谁尬尴。
爸妈给你打造了如此严谨完美的学习环境,再不第一你说是不是不孝?
虽然语言不通,但考试的强压使我们心灵相通。
我有在认真学习,我也很想上进,但我还是个孩子,不想生活里全是学习学习学习。
9012年了,说句“我不想过地那么压抑黑暗”不过分吧?毕竟你也不想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班上班上班吧?
【你知道“别人家的孩子”为啥总辣么多吗?】
无论中学大学研究生,哪个阶段都有学神,他们学习似乎毫不费劲,不上辅导班、不玩题海、校外阅历丰富、双商爆表,自己连他们小手指都比不上。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天才肯定是少数,但为啥名校高才生就是一茬接一茬、励志鸡汤一篇接一篇呢?
首先,中国的人从众基数真的太大了,就算我奋斗进了13亿人的前0.1%,也有130万人与我实力相当甚至更强,你说窒息不窒息?
人口基数的威力,不是在黄金周和食堂里才有体现的,是处处的。
第二,咱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粗浅地分析:人都爱在比较中判定自我价值,比别人好当然顺心,比别人不好,心里憋屈,自然要找个安慰。
当发现自家孩子并没那么强悍时,强调别人家孩子如何优秀,实际是把自尊的受挫感转移、推诿给孩子,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切割”,来维护、补偿自身的受挫感。
同理,上班的人都会通过羡慕“别人家的老板”,责备自家老板为何不发更高的年终奖,而很少想想自己是不是足够配得上,或是行业性质是否就完全不同。
(主编,我这么懂事,你是不是应该……?)
“别人家的孩子”A可能成绩比我好,B可能比我孝顺,C可能比我乖巧,但这都只是他们的某一面罢了。
考不好不代表我是个学渣,而是你们把“别人家的孩子”想得太完美。
如果你就死咬着“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不放,那不如……我跟你掰扯下“别人家的家长如何如何”?
(文中数据图表来自 谷雨数据、澎湃新闻网)
更多相关稿件请戳》》》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