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阳奇
(作者罗阳奇,南京市大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离高考还有二十几天,眼看着各大高校又要上演招生大战,一组“我在清华大学……等你”的招生文案忽然火了。不过,这一次的招生单位并不是清华大学,网友们只是借名校的噱头,来宣传母校罢了。
在文案中,相比于“清华大学”,母校的字体就小了许多,不细看还真以为是清华大学的招生广告,不禁佩服网友的幽默和智慧。但这一大一小的字体,也正是名校和非名校在现实中地位的天然写照。
“孩子能上一所名校”一直是很多家庭的梦想。从幼儿阶段开始,家长们的名校争夺战开始了。这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上一个优秀的大学,进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名校似乎就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但这背后的逻辑却往往被忽略:既然上名校就是成功,那些没能进入名校的人是不是就失败了呢?
虽然很少有人承认,但这样的问题就一直潜隐我们的社会当中。这组文案的爆红,不过是用一种戏谑、幽默的方式,将其公布于网络空间,其中的名校情结却赫然在目。
的确,名校意味着更充足的资金,更好的教师资源,更多的政府扶持。但一个学校的名气,是否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进入大学,意味着学生们有了更多自己的空间。你可以选择,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早早打开课本学习,你也可以逃掉那些不点名的课,每天在寝室看剧、游戏。
名校或许拥有更好的资源,但这些一定是要通过努力去争取的。再好的老师,不去交流,再好的设备,不去使用,那名校不过就是毕业证书上面的几个字罢了。普通学校的资源虽然不多,但当你成为那个强者的时候,这些资源汇聚在一起,也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啊。
不过,名校情结并没有这么简单。在中国社会,“面子”二字也是大家追逐名校的关键因素。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孩子能上名校甚至被视作家族的荣耀,也成了不少家长炫耀的资本。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就被灌输“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他们要是进了名校,腰板也更直了,要是“不幸”名落孙山,面对名校的学生,似乎天生就低人一等。
最终,问题还是回到了“名校是否决定成功”的讨论上。名校或许能给你带来更多荣耀,但是当你踏入大学之后,那不过就是幻影罢了,付出努力的多少才是影响你成功的关键变量。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于母校更不能妄自菲薄。它可能不是世界名校,不是“双一流”,但我们可能也有最认真的老师,最好吃的食堂,最美丽的校园呀。
马云不是也说自己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吗?我们或许没有马云富有,但却能拥有和他一样的底气。所以,面对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我们一定要大声说出这句话:我就在自己的大学等你!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