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益让爱心更明亮|荔枝时评

2018年05月13日 12:07: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与归

  (作者与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5月12日,在无锡太湖边,数万名热心公益的网民汇聚到一起,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的2018“情暖江苏E起来”网络公益健步走活动在无锡、常州两地开启。十佳网络公益项目、十佳网络公益达人“双十佳”颁奖仪式同步举行。

  据了解,为生动展示江苏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在发展网络公益、传播公益正能量方面的成果,省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了首届“双十佳”征集展示活动。经过专家评审等环节,评选出网络公益项目、公益达人各10个。

  不得不说,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公益事业的发展已经发生质的改变。如果说,技术解放了生产力,那么互联网信息技术则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关注力”、让爱心得到了尽可能地释放。网络让公益的参与门槛大大降低、让公益的参与人数极大增加,让公益事业更加便捷高效。 

  比如,这次“情暖江苏E起来”活动里展现的,“线上种紫金,公祭表哀思”的公益方式,就很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若想让爱心上线,那就做线上公益。再比如“一袋牛奶的暴走”活动,5年步履不停,已让5000多名贫困儿童喝上爱心奶,暴走也能救助贫困儿童,这同样很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能量转换”。

  互联网时代,爱心投放变得更加精准、及时、高效。比如我们经常在朋友圈见到的针对具体个人的众筹活动,被救助者的现状、困难情况一目了然,且有权威机构认证,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就能让救助力量直达被救助者,大大节省了救助的冗余陈本、提高了救助效率。    

  发展“互联网+公益”同样是这个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主动适应公益新需求、新形式的必然之路。据蚂蚁金服发布的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2016数据显示,其捐款近一半来自80后,而在捐献人数上,却是90后占据半壁江山,高达48%。

  80后、90后已经成为社会新鲜而又活跃的力量,他们的爱心也就代表着未来公益的方向。用他们最喜欢、最熟悉的方式和平台释放他们的公益心,既是与时俱进,也是让公益之“公”具备全体性、全面性,是让公益之“益”效益最大化。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种现象: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一个普通人发起的一场爱心捐赠活动,不时便会引发“群起而捐之”,甚至大大超出所需。这充分说明,这世间的爱心是充足的、具备无限潜力的,只待网络去开发。以中国扶贫基金会来说,2017年互联网平台筹款总额,已占整个机构筹资总额近40%。这个比例很大,但未来还可以更大。

  2009年3月,“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在北京启动,目前已至少资助了甘肃通渭县的4600户贫困家庭种植了23000亩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而就在前不久,已有约3亿人在线参与了蚂蚁森林的公益行动,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314万棵,主要位于内蒙古和甘肃武威等地的沙漠地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毕竟很多有植树之心的爱心人士,也无法人人乘坐火车远赴千里只为植一棵树。而互联网轻易就将这个中间成本降解到微乎其微,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只需花费一点点时间和流量,就可以在千里之外的荒漠贡献一抹绿意。

  网络公益之大,在于一呼百应、万众一心,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平台,一个小小的需求信息,便会被千千万万人响应;网络公益之微,在于它可以通过极度发达的即时通讯和即时资讯,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网络是人类的未来,同样是公益的未来。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