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果子出标准,要看顾客认不认|大林评论

2018年03月20日 17:28:04 | 来源: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最近成立了个“煎饼馃子分会”,还制定了团体标准,目的是要让煎饼果子统一、标准化,让从业者有标可依,按标作业。媒体报道说,煎饼馃子分会要给入会的煎饼摊主颁发会员证,并对会员收费,会员单位300元一年。   

  这事蛮有意思,之前不少地方也制定过当地餐饮业食品的行业标准,像肉夹馍、馒头、火锅等等,每次都会惹来网友调侃。

  煎饼果子在天津很风靡,有上百年历史,但这个小吃的起源地说法不一,有说山东有说安徽,现在大江南北到处看的到,不是个稀罕物。咱们南京的早点摊上也很受欢迎,不过南京的煎饼果子和天津的煎饼果子不是一个味。

  我是徐州人,徐州有个美味叫辣汤,都说是美食家彭祖发明的。徐州街边小店随处可见,对徐州人来讲是美的不能再美的美味。我刚到南京那几年,找不到这个汤,偶然有一次在常府街附近发现,就赶紧买了一碗喝,口感和徐州当地比起来差别很大。(现在南京的徐州菜馆虽然不少,但地道的徐州菜馆,主要顾客也是在南京的徐州人)

  经济开放、人员流动频繁,很多人把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带到了居住地。这里面最有地域代表、最有名的恐怕得属沙县小吃,南京街头也常见,可不少福建朋友也说,南京的沙县小吃大都不正宗。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做餐饮生意就得入乡随俗做点口味调整,在南京做餐饮,南京人都不去吃,生意咋做?

  老话说“众口难调”,意思在高明的厨子也做不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菜。所以无论是煎饼果子、沙县小吃、徐州辣汤都是一个理,不改良烹饪方法、不去顺应当地人的口味,没人吃了还谈什么扬名立万?

  那么天津的煎饼果子要不要有行业标准呢?(咱们所说的标准是指工艺制作,卫生标准必须是强制性的,不在谈论范畴)。工艺制作标准我看也是需要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但这个标准更该是开放而非封闭的、是指导而非强制的。比如一些基本食材必须要有,但在这个基础上,得允许改良创新,不能说不按你的标准来,就不能叫煎饼果子,这纯属自说自话了。

  再有,会员单位300元一年的收费,也很无厘头。有没有人入会先不谈,即便有摊主愿意300块钱买个会员证,凭这个证能多挣300块么?如果有了这个证,摊主又不按标准来咋办?那些没会员证的摊主就没生意做了?说到底,只要顾客认可爱吃,哪个在意你的标准啊?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