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十年”,真的能让你感动吗?|00后说

2018年02月24日 08:51:4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羲泽

  (作者王羲泽00后,南京市高中三年级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春节前夕,一家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主办方公布了结果。一位四年级的孩子拿下了特等奖 文章写的是“响了十年的电话”,小作者笔下的爸爸,“是一名商人,长期在外奔波……但无论爸爸在哪里,他都会在我临睡前给我播放一段暖暖的又刺耳的摇滚音乐,让这音乐——电话铃悄悄地走进甜甜的梦乡。”“这电话响了十年,这电话铃也一直响在耳边,而最重要的还是那十年的爸爸对我的爱。”

  专家评委的评价是:“这篇文章选材切题,伴着电话铃声入睡,而且这电话响了十年,让人真没有想到。看似寻常小事,其实并非寻常。千里惦念一线牵,这样的电话,饱含多少牵挂,多少想念……”

  刚读完作文,我也不禁为小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流露的真挚情感打动,但仔细一想,又总觉得有一种违和感。细思,“103600多天”是这篇作文能立得起和打动评委的关键所在,可这份感动真实吗?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一家人的别离来说,却无疑又是漫长的。四年级的小作者最多才11岁,那是不是她1岁时爸爸就如她文中说的那样“四处奔波”全球各地?陈奕迅传唱多年的老歌《十年》已把十年给友情、爱情带来的残酷叙说得淋漓尽致,更何况对于一个孩子和一个父亲,十年的分离一定更为残酷。传闻西方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被判刑入狱后,每天坚持给女儿写信,且以尽早出狱的强力愿望努力“改造”自己,最终得以被提前释放与亲人团聚,圆了女儿的圣诞之梦。所以,建立在“103600多天”基础上的父爱,却不得不令我质疑。

  能一天一个电话保持对女儿的关怀,那为何不能当面关怀?小作者的父亲是享有人身自由、游历世界各地的商人,那么连春节也不回家吗?或者,小作者的母亲不带她去探望父亲吗?这十年间,这位父亲究竟在追求什么?我也想到这毕竟是作文,作文是可以虚构的,但文中父亲和女儿的对话,处处表明文中的女儿就是一个小学生。即使是艺术虚构,也是必须基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创作。

  就在我对这篇被授予特等奖的作文困惑不解之时,恰好今年央视春晚小品《真假老师》塑造了一位与小作者父亲身份近乎一致的父亲形象,并通过朴实的保洁员喊出了这句:“家人间最珍贵的不是钱,而是陪伴!”刹那间,我豁然开朗。我觉得,固然无须苛求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情节的设置是多么缜密,但对于评委,尤其是可能也为人父为人母的专家评委来说,如此的轻易的“感动”却显得缺乏足够的底气和权威。

  希望今后的作文大赛能评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去引领我们所有的学生说真事、讲真话、表真情。毕竟,一届有影响力的作文大赛对参赛者和他们的同龄人来说,可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示范作用。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